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薛涛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薛涛笺

薛涛笺

汉族唐代诗人传说。流传于四川成都。相传薛涛因受父亲株连,被迫当了名为官府陪诗伴酒的乐妓。她才华出众又写一手好字,名气越来越大,许多达官贵人都以能得到她的诗篇而感到荣幸。可是,这些求字索画的人都不给纸,当时纸价十分昂贵。她为了写诗方便,就自己沤竹捣浆,试制出一种开张小的诗笺,又用各色花卉浆汁挂网上纸,给诗笺上了各种色彩,精美淡雅。她独创了诗笺,名声大噪,各地纷纷仿效,人们称它为“薛涛笺”。

☚ 祭鳄鱼   刘禹锡题碑 ☛
薛涛笺

薛涛笺

纸的一种。唐代女诗人薛涛所造。涛喜作律诗、绝句,篇幅小,而当时通用笺纸过大,写一首浪费纸张,也不美观,其所居之地为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多有造纸为业之人,遂请工匠专门造一种深红色小笺,用以书写小诗,既美观又实用,人们称之为“薛涛笺”。后世将红八行笺称为“薛涛笺”。

☚ 十色笺   云蓝纸 ☛

薛涛笺

《薛涛笺》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唐·李匡义《资暇集》:“松花笺,代以为薛陶(涛)笺,误也。松花笺其来旧矣。元和初,薛陶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陶笺’。今蜀纸有小样者皆是也,非独松花一色。”又,宋·张君房《丽情集》:“元和初,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乃狭小之,皆以为便,减诸笺皆小,名曰‘薛涛笺’。”(据曾慥《类说》卷二十九引)又,《牧竖闲谈》:“成都薛涛者,营妓中尤物也。元微之治蜀,屡陪宴笑。元公后于松花纸上寄诗曰:‘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于浣花溪种菖蒲,故有是句。蜀中松花纸、金沙纸、流沙纸、彩霞纸,金粉纸、龙凤纸近年皆废,惟十色笺尚在。”(据曾慥《类说》卷五十二引)

【释义】“薛涛笺”是唐时蜀中名妓薛涛所制的小笺。

【例句】空写遍翠涛笺,鱼雁难传。(阚志学套曲[仙吕·赏花时],[煞尾])“翠涛笺”指薛涛笺,以此比喻写书信所用笺纸。

薛涛笺

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云:“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司空图《狂题》诗云:“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扰蜀川。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韦庄《乞彩笺歌》云:“浣花溪上如花容,绿暗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这几首诗中所咏的笺纸,都是“薛涛笺”。薛涛是著名的女诗人,曾入乐籍为妓,贞元五年脱乐籍,退隐浣花溪,故她所制的笺纸,又称“浣花笺”。元和间,武元衡曾奏授薛涛校书郎,故薛涛笺又称“校书笺”。薛涛性喜红色,所制笺纸染为深红色,故人称“彩笺”,并有“桃花色”、“猩猩色”的歌咏。李匡乂《资暇集》卷下说:“(薛陶)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狭小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陶笺。”可见薛涛笺是因为它雅丽,并且透用于书写诗作,才获得广泛流行的。
笺纸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一个物质条件。自东汉发明造纸术起,历代书画家就曾致力于对书画用纸进行改制。晋代王羲之有紫纸,石虎有五色纸,梁代简文帝有红笺及四色纸,陈代有彩纸,唐代萧诚又造有五色斑纹纸。唐代人通常用白、黄本色纸写字,黄纸多用于写经,成纸后用黄蘖拖过,意在辟蠹,染色纸实是蜀地的特产。中唐时,成都曾流行红笺,又制有松华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凤纸,十色绫纹纸。因此,薛涛笺产生于中唐时候的成都,是并不偶然的。


薛涛笺

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狭小之,蜀中号“薛涛笺”。或以营妓无校书之号,韦南康欲奏之而罢,后遂呼之。胡曾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诗纪事》卷七十九)

薛涛笺

唐时蜀中名妓薛涛所制的小笺。后以此比喻写书信所用笺纸。宋曾 《类说·丽情集》:“元和初,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乃狭小之,皆以为便,减诸笺皆小,名曰:‘薛涛笺’。”又《类说·牧竖闲谈》:“成都薛涛者,营妓中尤物也。元微之治蜀,屡陪宴。元公后于松花纸上寄诗曰:“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于浣花溪种菖蒲,故有是句。蜀中松花纸、金沙纸、流沙纸、彩霞纸、金粉纸、龙凤纸近年皆废,惟十色笺尚在。”元费著《蜀笺谱》:“薛涛侨止百花潭,躬撰深红小彩笺,裁书供吟,献酬贤杰,时人谓之‘薛涛笺。’”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紙部 > 小牋 > 薛濤箋
薛濤箋  xuētāojiān

亦作“薛濤牋”。蜀箋之一種。因係唐代名妓薛濤首倡而馳名。紙幅較小,精致華美,傳有紅、黄、青、緑等十色,色彩鮮麗,宜題短詩。自元和初始,多仿其製,歷代不衰。今時之八行紅箋,仍沿稱。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下:“元和初,薛濤尚松花箋,而好製小詩,惜其幅大不欲長,乃命匠狹而小之。蜀中才子以爲便,後减諸箋亦如是,特名曰‘薛濤箋’。”元·費著《蜀牋譜》:“濤自製深紅小彩箋,裁書供吟,獻酬賢傑,時謂之‘薛濤牋’。”《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另拿了一張薛濤箋過來,某人作的底下寫明某人的號。”參見本類“蜀箋”、“浣花箋”。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紙部 > 小牋 > 薛濤箋 > 薛濤牋
薛濤牋  xuētāojiān

“薛濤箋”的别寫。

薛涛笺

古代四川民间彩印的诗、书画笺。薛涛曾居成都浣花溪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又称浣花笺,与后出现的谢公笺(又称十色笺) 等通称蜀笺。唐代,成都已是一座繁华富饶、百技千工的府城。“府城南五里” 的浣花溪、百花潭畔的许多居民,以造纸为业,他们在锦江岸边 “凿臼为碓,上下相接”,盛极一时。蜀笺的质地绵软,色彩艳丽,纹饰古朴,有布纹、绫绮纹、人物纹、虫草纹、花卉纹、鼎彝纹等。谢公笺是宋代谢景初 (1019年~1081年) 在成都浣花溪制造的一种书画笺,比唐“薛涛笺” 色更深,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十色,故称十色笺。著名女诗人薛涛自制的诗笺,规格较小,“短而狭,才容八行”,薛涛常以此笺与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杜牧、刘禹锡、元稹唱和。

薛涛笺

薛涛笺

唐宪宗时,成都名妓薛涛取锦江浣花谭之水制成的深红色笺纸,人称薛涛笺。

☚ 白瓷   剡溪藤纸 ☛
000016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