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蕉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蕉布 蕉布用蕉麻纤维生产的布。蕉麻,也称麻蕉、马尼拉麻。为多年生草本,形似芭蕉,原产菲律宾,我国南方也种。《后汉书·王符传》: “葛子升越,筩中女布”注引沈怀远《南越志》:“蕉布之品有三,有蕉布,有竹子布,又有葛焉。”其布有强度高、耐水性好等特点,据清人李调元《南越笔记》称: “广人颇重蕉布,出高要、宝查、广利等村者尤美。”第二十五回西门庆差来旺往杭州织造纻丝蟒衣,以作生辰礼物,但还“少两匹蕉布和大红纱蟒衣,一地里拿银子寻不出来。”正在着急时,李瓶儿从她箱子里拣出“两件大红纱,两匹玄色蕉布,俱是金织边五彩蟒衣,……把西门庆喜欢要不的。”可能花太监因在广南做镇守,故李瓶儿有此物。但是第二十七回又讲到送蔡京生辰衣服时,仍说“少两件蕉布纱蟒衣”,结果“拿银子教人到处寻,买不出好的来,将就买二件。” ☚ 头发壳子 翠云子网儿 ☛ ![]() ![]() ![]() 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製品部 > 布帛 > 蕉布 蕉布 jiāobù 以蕉麻纖維織成之布。多産於江浙兩廣。《後漢書·王符傳》“筩中女布”李賢注引沈懷遠《南越志》:“蕉布之品有三:有蕉布,有竹子布,又有葛焉,雖精麤之殊,皆同出而異名。”清·李調元《南越筆記》卷五:“蕉類不一,其可爲蕉布者曰蕉麻,山生或田種。以蕉身熟踏之,煮以純灰水,漂澼令干,乃績爲布。”清·屈大鈞《廣東新語·貨語·葛布》:“廣人頗重蕉布,出高要、寳查、廣利等村者尤美。” 蕉布古代壮族民间传统纺织品。因此布主要以芭蕉杆纤维作原料织成, 故名。唐宋时以岭南宾州(今宾阳)、贺州所产最著。《旧唐书》载, 当时被列为贡品,并远销中原。今已不存。 蕉布 蕉布古代岭南一带特产的一种用蕉麻纤维纺织的布。系以蕉麻的茎,用石灰水煮的办法脱胶,加工成蕉丝,经清水漂洗晒干,纺织成布。蕉布黄白相间,性硬而脆。唐时已作为贡品,以潮、端二州出产为佳。明清时福建亦有生产,与黄麻布同为岭外所重,视作夏布的品种之一。 ☚ 妆花云布 竹布 ☛ 蕉布我国古代南方民族地区以蕉葛纤维织成之布。亦称蕉葛布。据杨孚《异物志》:“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芋,取之为丝,可纺织,女工们为絺绤,今交趾葛也”。岭南各地俱有之。左思《吴都赋》把蕉葛与越升并提,“焦葛越升,弱于罗纨”,可见织工之精,唐代已被列为贡品。 蕉布〈名〉用蕉麻纤维织成的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