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蔗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調料部 > 糖 > 蔗糖
蔗糖  zhètáng

亦稱“甘蔗餳”、“蔗餳”、“𥼌”。以甘蔗汁製成之糖。《三國志·吴志·三嗣主傳》“[孫]亮曰:‘吾立此軍,欲與之俱長。’日於苑中習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亮使黄門以銀椀并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詩:“野饋夸菰飯,江商賈蔗餳”。《新唐書·地理志六》:“成都府蜀郡……土貢:……蔗糖、梅煎、生春酒。”宋·洪邁《容齋五筆·糖霜譜》:“糖霜之名,唐以前無所見。自古食蔗者,始爲蔗漿……其後爲蔗餳。”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卷四:“種蔗煑𥼌,利較田倍,多奪五穀之地而植之。”

调味品

调味品

佐料 盐醯 调和 调料
烹调用的调味品:作料
食用糖:糖(食糖;白~;砂~;霜糖;方~)
甘蔗制的糖:蔗糖 蔗饧
红糖:赤砂 黄糖
食用醋:醋(~精;酸醋;米~;白~;香~;陈~;纯~) 醶 醯(醯醋;醇~) 酨 酢(酢酨) 苦酒忌讳
醋或酱油等表面生的白霉:
浓醋:酽醋 酽酢
陈年的醋:陈醋
味精:味素
其他调味品:椒(花~;胡~;辣~) 咖喱

☚ 烹调用品   盐 ☛

蔗糖sucrose

α-D-吡喃葡萄糖基和 β-D-呋喃果糖基以α1↔β2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结构式如下。具右旋性,易溶于水,甜度仅次于果糖,无还原性,可被酸或蔗糖酶(转化酶)水解。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也是植物体中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在甘蔗茎、甜菜块根和成熟的水果中含量丰富。是主要的食用糖。

蔗糖

蔗糖zhetang

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非还原性二糖,存在于许多植物中,以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高。蔗糖是人类主要的甜味食品,它的甜味仅次于果糖,高于其他常见的糖(见下图)。



(+)-蔗糖


蔗糖的分子式C12H22O11,由一个α-D-葡萄糖和一个β-D-果糖二者的苷羟基失水形成,葡萄糖部分为六元环,果糖部分为五元环,两部分都形成苷,因此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环状结构与开链式的互变平衡,属非还原糖 (参见“非还原糖”)。天然存在的蔗糖为右旋体,在水中的比旋光度为+66.5°。蔗糖在稀酸中发生水解反应 (参见“糖的水解”),得到D-葡萄糖和D-果糖,水解后的水溶液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与苯肼成脎,用这些反应可以检查蔗糖是否发生了水解反应。
蔗糖遇浓硫酸可以发生脱水反应,形成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有黑色的碳单质。这一性质其他碳水化合物也具有。
☚ 二糖   麦芽糖 ☛

蔗糖cane sugar

系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的一种双糖。蔗糖主要由甘蔗制得。此种糖为白色粉末或白色颗粒,易溶于水,味甜。为食品中的主要原料,特殊情况可为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可用于饮料药用、某些化工生产。由于糖极易溶解且可形成高渗环境,故对某些溃疡、糜烂面用精制糖粉涂撒有一定消失作用且无疼痛。

蔗糖

蔗糖Zhetang

食糖(白糖、红糖、冰糖)的主要成分,分子式C12H22O11,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存在于许多植物中,以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高。
蔗糖化学性质较稳定,在酸催化或酶催化下水解得到D-葡萄糖和D-果糖。

蔗糖的分子可看作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水结合而成,这类糖叫做二糖或双糖。

☚ 葡萄糖   淀粉 ☛

蔗糖

一种双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汁液、果实、种子、花和根部,主要来源是甘蔗及甜菜。植物体从尿苷二磷酸-D-葡萄糖和D-果糖合成蔗糖。在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中有一种转化酶可以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蔗糖sucrose

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二糖。

蔗糖

cane sugar


蔗糖

cane sugar


蔗糖

cane suga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