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❶古代傳説中的海中三神山之一。漢長安建章宮北清淵海中堆砌的小島亦取名爲蓬萊。張衡《西京賦》:“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 ❷蓬蒿草萊,喻隱者所居之處。邊讓《章華臺賦》:“舉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蓬萊。”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山川 > 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傳說中海上仙山名。在渤海中,上有衆仙人及不死之藥。先秦及漢列爲三神山之首,古人常以此山作爲三神山的代表。魏晉時其說有所演變,諸仙山的排列次序也有不同。諸仙山中,蓬萊最常見於古人詩文。《山海經·海内北經》:“蓬萊山在海中。”郭璞注:“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爲之,鳥獸盡白,望之如雲,在渤海中也。”《史記·封禪書》:“少君(李少君)言上(漢武帝)曰:‘祠竈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爲黄金,黄金成以爲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僊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黄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僊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竈,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爲黄金矣。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爲化去不死,而使黄錘史寬舒受其方,求蓬萊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更來言神事矣。”《後漢書·東夷傳·倭》:“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爲二十餘國。又有夷洲及澶洲,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數萬家。”此說亦見《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唐·杜甫《遊子》詩:“蓬萊如可到,衰白問群仙。”唐·獨孤及《觀海》詩:“超遥蓬萊峰,想像金臺存。”參見本類“蓬丘”、“蓬山”、“三神山”。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殿堂部 > 專殿 > 蓬萊宫 > 蓬萊 蓬萊 pénglá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