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 (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山东淄川 (今淄博市) 人。出身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到他的父亲蒲槃时,不得已弃学从商,到他时就更为贫困。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蒲松龄从小就热中科名,并在十九岁时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振一时。但此后屡试不第。科举场中的失意对他刺激很大,在愤慨之后逐渐心灰意懒,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创作上了。三十一岁时,他迫于家贫、应聘为宝应县知县孙蕙的慕宾,次年便辞幕回乡。除此而外,前后几十年,他是在故乡私塾先生的冷板凳上度过的。到了七十二高龄才得了一名岁贡。他一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著作却十分丰富;除小说俗曲外,有文集四卷,诗集六卷。还有《省身录》、《怀刑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农桑经》等。蒲松龄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原因是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现存最早刻本共十六卷,计四百三十一篇,是蒲松龄二十年的精心杰作,大都是描写妖狐神鬼的奇异怪事,但作者并不是为了游戏消遣,而是愤懑不平的寄托。他在《自序》中写道:“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浮自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谈出了著书的真正目的。《聊斋志异》的内容,除了取材于民间的口头传说之外,还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作者根据历史传说改编而成的,如《聂政》、《嫦娥》等; 另一方面是作者本人撰写的故事。如《席方平》、《司文郎》等。《聊斋志异》含蓄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容。通过那些鬼怪狐妖的故事,可以清晰地看到清代社会现实生活的面貌。《聊斋志异》在艺术上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鲁迅先生说它“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作者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文笔精美,构思奇巧。所写的内容虽然形形色色、千姿百态,但却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富有时代的意义。《聊斋志异》可以说是文言小说在历史上的一个总结,为清代的文言短篇小说树立了典范,在短篇小说的发展道路上,它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 蒙特利尔国际音乐比赛   瑞士山岳博物馆 ☛
000035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