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作家。生于沃罗涅什的没落贵族家庭。青年时代当过校对、统计员、图书管理员和记者。十七岁开始发表诗作。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致力于小说创作。1909年当选为俄国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后敌视苏维埃政权,1920年移居法国。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后在巴黎去世。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农村》(1910年),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年)以及许多短篇小说和诗歌。
蒲宁1870~1953
俄国作家。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少年时代即喜欢写诗。早期诗集《落叶》(1901),多以描写自然风光来抒发内心感受,获普希金奖。但其主要文学成就在中短篇小说。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以浓厚的感伤情绪描述了贵族宗法制社会的解体和农村的贫困。本世纪初逐渐转向广阔的社会题材,现实主义成为主要创作方法,所作 《乡村》(1910)、《苏霍多尔》 (1911)、《旧金山来的绅士》 (1915) 等,为他赢得了中、短篇小说家的声誉。另有较重要的中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以及最后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暗径》。他擅长性格和心理刻画、描摹世态人情、渲染环境氛围。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