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蒟酱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蒟醬葉
蒟醬葉  jǔjiàngyè

亦稱“櫓葉”。胡椒科植物蒟醬的乾燥莖葉。卵狀,長圓形,常皺縮成團,灰緑或黄色。主治風寒咳嗽,胃脘痛,濕疹。唐·蘇敬等《新修本草·草部·蒟醬》:“蔓生,葉似王瓜而厚大,味辛香。”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藤部·蔞油》:“蔞即蒟也,嶺南人取其葉合檳榔食,今人名櫓葉。”

蒟酱叶

药名。出《新修本草》。又名蒟叶、蒌叶、青老叶。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L.的叶。主产广东。辛、微甘,温。祛风,温中,燥湿,消肿,止痒。
❶治风寒咳嗽,哮喘,胃痛,风湿痹痛,子肿。煎服:9~15g。
❷治疥癞,湿疹,脚癣,捣敷或煎水洗;烫伤,研末撒或调敷。本品含挥发油,其成分为丁香油酚、胡椒酚、蒌叶酚等,还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铁等。水提取物及挥发油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伤寒、大肠杆菌等及某些常见致病性真菌均有抑菌作用。蒌叶酚为抗菌有效成分;挥发油在试管内对某些原虫,蚯蚓有杀灭作用;对动物肠管有抑制及解痉作用。

蒟酱叶jǔjiànɡyè

中药名。出《新修本草》。别名蒟叶、青老叶、蒌叶。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 的叶。辛、微甘, 温。祛风温中, 消肿止痒。治风寒咳嗽、哮喘、胃痛、妊娠水肿, 煎服: 9 ~ 15 克。治湿疹、疥、癞、脚癣, 研末撒或煎水洗。本品含挥发油,其成分为丁香油酚、胡椒酚、蒌叶酚等, 还含多种氨基酸、抗坏血酸、铁(25 毫克%)等。水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和常见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所含蒌叶酚及挥发油也有抗菌作用。

蒟酱叶

蒟酱叶

蒟酱叶,又名蒌叶、橹叶、蒟叶、青荖叶。始载于《新修本草》。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的叶。主产于广东省; 原植物在云南、广西等省区亦有分布。
本品味辛,性温。功能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杀虫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咳嗽,寒性哮喘,胃寒食滞之脘腹胀痛,以及妊娠水肿。外治皮肤湿疹、疮毒、疥癞、脚癣、风毒脚肿,煎水洗或研末撒。煎服,3~9g。
蒌油,为蒟酱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可用以涂敷疮疖肿毒、刀伤; 滴耳治耳痛。
实验研究:蒟酱叶含挥发油,内含胡椒酚7.2~16.7%,蒌叶酚2.7~6.2%、烯丙基焦性儿茶酚0~9.6%、香荆芥酚2.2~5.6%,丁香油酚26.8~42.5%、对聚伞花素1.2~2.5%、1,8-桉叶素2.4~4.8%、丁香油酚甲醚4.2~15.8%、石竹烯3.0~9.8%、荜澄茄烯2.4~8.8%,以及其他倍半萜4.5~6.8%等。叶尚含多种氨基酸、抗坏血酸、苹果酸、草酸、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醛酸等。又每100g叶含铁2.5mg。
蒌叶酚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亦有较弱的抗菌、抗原虫作用。

☚ 香茅   假蒟 ☛
000019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