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斋宋刘子翚、邓温伯、余端蒙、张氏,元郑氏、李黼,明张实室名。蒙,卦名。象征启蒙。《周易·蒙卦》:“《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以养正,圣功也。《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刘子翚自作《蒙斋记》:“吾初读《易》而有得于《复》也,以名吾东斋;今又以《蒙》名于西斋,而吾玩易未既也,嗣而有得,又将志之……则吾起居宴息,出入往来,无非与《易》俱矣。观其名,玩其义,默隐于吾心,以求合焉,不亦乐乎?”(见《屏山集》卷五) [附目]宋胡寅为邓温伯作《蒙斋记》(见《斐然集》卷二○),张栻为余端蒙作《蒙斋铭》(见《南轩集》卷三六),真德秀为张氏作《蒙斋铭》(见《西山文集》卷三三),元唐元为郑氏作《蒙斋铭》(见《筠轩集》卷一二),又陈高为李黼作《蒙斋记》(见《不系舟渔集》卷一二),明王彝为张寔作《蒙斋记》(见《王常宗集》卷一),宋周孚为释鉴作《蒙庵记》(见《蠹斋铅刀编》卷二四)。 蒙斋袁甫,字广微,号蒙斋,宋庆府鄞县人。约嘉定中前后在世。嘉定七年举进士第一,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累迁国子祭酒,官终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著有《蒙斋集》四十卷、《孝说》、《孟子解》、《蒙斋中庸讲义》、《江东荒政录》、《防拓录》。 程端蒙,字正思,号蒙斋,南宋德兴人。绍兴十三年生,绍熙二年卒。哲学家。淳熙七年乡贡,补太学生。先师事江介,为其高足。后赴婺源,受业于朱熹,是理学的忠实实践者。著《性理字训》三十条,还有《程董二先生学则》,系与董铢合撰。 滕珙,字德章,号蒙斋,宋婺源人。滕璘弟。淳熙进士,官合肥令,有政声。尝取朱熹语录分类编次,曰《经济文衡》。 盛明叟,号蒙斋,宋昌化人。以文学名,官瓯宁县丞。 吴恕,字如心,号蒙斋,元浙江钱塘人。博学能医,家道贫寒,卖“乌蛇丸”以治风疾。时采风使某患风疾,召恕与谈,惊服其论,遂求治,其疾果愈,自是医名大振。后征至京师,授太医院御医。恕尝读《伤寒论》,知此书意境幽深,非究理之至者莫窥其要,乃潜心研究,著《伤寒活人指掌图》(简称《伤寒指掌》)一书,刊于世,今存。 田雯,清德川人。见“山姜子”条。 韩奕,字公望,号蒙斋,明吴县人。韩琦之后裔。博学工诗,隐于医。著有《易牙遗意》、《韩山人集》。 蒙斋méng zhāi(号)盛明叟,宋代人,曾任鸥宁县丞。
蒙斋méng zhāi(号)见德章。
蒙斋méng zhāi(号)见纶霞。
蒙斋méng zhāi(号)见广微。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病翁。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南宋道学家、文学家。北宋末以父荫授承务郎,南宋初为兴化军通判,因多病不堪吏职,退居屏山讲学。学者称“屏山先生”著有《屏山集》二十卷。 索引:刘子翚,彦冲,病翁、屏山先生、屏山;悠然室、怀新亭、蒙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