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蒙古源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蒙古编年史。萨囊彻辰撰。成书于1662年。从宇宙形成、人类起源开始,简述印、藏汗统,主要写孛儿帖赤那到清康熙间的蒙古史。书中载有许多传说故事,除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等神话外,有孛儿帖赤那与豁阿马阑、朵奔蔑儿干的传说、阿阑豁阿五箭训子、也速该的故事、铁木真即位、忽必烈受灌顶、元顺帝失国、额森汗活捉明正统、鄂勒泽图洪高娃报夫仇、满都海彻辰的传说等。 ☚ 水晶鉴 宇宙的形成 ☛ 《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是蒙古族又一部历史文学著作。其名字为《汗等根源宝史纲》的简称,又有译为《额讷特珂克土伯特蒙古汗等源流》,成书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 《蒙古源流》的作者为萨囊彻辰,生于1604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是明代蒙古鄂尔多斯济农(副汗)衮必里墨尔根的后裔。作者在十一岁时继承祖业,获“彻辰·洪台吉”的称号。他屡有政绩,曾出任土默特鄂尔多斯部落派出代表团的三人成员之一与明政府调解矛盾,获得成果。晚年,他用蒙文著述成这部巨著。 《蒙古源流》有多种抄本、刻本。较著名的有: (1) 北京故宫殿本:书名为《印度、西藏、蒙古诸汗源流》。 (2) 施密特本:书名为《诸汗根源之珍宝史纲》。 (3) 库伦本:书名亦为《诸汗根源之珍宝史纲》。 (4) 喀喇沁本:学术界称之为《喀喇沁本蒙古源流》,原名为《蒙古部族先祖史》。此书日文本1940年在东京出版。 (5) 田清波本:由比利时人的蒙古学学者田清波收集,书名为《额尔德尼·因·托卜赤·萨囊彻辰编年史》。 (6) 满文译本:乾隆年间译为满文,书名为《蒙古诸汗之源流》。 (7) 汉文译本:由乾隆年间的满文译本译为汉文译本,书名为:《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是极其重要的古典文献,所以被收入《四库全书》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蒙古源流》一书有较高的评价。 《蒙古源流》的内容包括印度史、西藏史、蒙古史三部分。记叙了印度、西藏诸王世系;佛教起源传播,孛儿帖赤那至成吉思汗的简史;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及其建立汗国的过程,成吉思汗诸子诸弟,元朝诸帝,必力克图汗、达延汗,阿拉坦汗、林丹汗及满族的兴起等一系列历史史实。 其内容之一,以佛教的观点叙述了宇宙开创的过程,而把印度——西藏——蒙古纳入了一个统一的体系:“兹酌诸旧史,略论自古之玛哈·萨玛(梵语,意为大禅法王)合罕以来,自印度、土伯特、蒙古等三国传承之概要”。由印度诸王和印度佛教史推至西藏诸王和西藏佛教史,由西藏诸王和西藏佛教史推至蒙古诸汗与佛教关系史。其中包括布尔特齐诺至伊苏凯;青吉斯汗降生至死;谔格德依至托欢特穆尔汗;托欢特穆尔汗被回蒙古至额琳齐·岱青夏济农位;清太祖至甲申(1644年)顺治承明统;追溯洪武至崇祯之世系,顺治统一中国至康熙即位,其中把蒙古的王统与印度、西藏的王统联系起来,这种说法是缺乏确凿的历史依据的,至于叙述成吉思汗家史的历史内容,已有《蒙古秘史》在先,《蒙古源流》所叙与之相同,那么,《蒙古源流》的价值是什么呢? 其一,描写叙述了元朝皇帝与喇嘛教的关系及喇嘛教传入大漠南北的过程。前者着重写库腾汗、元世祖忽必烈和妥欢帖木尔对喇嘛教的接收。他们尊佛教、听经书、诸事问询喇嘛。此为蒙古族信仰佛教之肇始。尔后,自14世纪末叶,佛教开始传向广袤的草原传播,而提倡佛教传播的是阿勒坦汗。万历元年(1573),阿勒坦汗“行兵萨哈连图伯特地方(即吐蕃),将上下沙喇卫郭尔二部落(在甘州西)阿木多(即安多)喀木(即西康)之阿哩满尔斯齐巴、喀噜卜伦布木萨尔唐萨哩克卜之三诺延(三个地方的首领)以及所属一同归附,于是阿里克喇嘛为汗解脱三恶缘,及来世罪孽,奉诵取经,汗遂耑志经典”(《蒙古源流笺证》卷六)。阿勒坦汗接触到西藏的格鲁派,派使臣去西藏邀请索南嘉措活佛来青海相见,阿勒坦汗身穿白衣,乘白马率万人在仰华寺迎接索南嘉措。《蒙古源流》正记叙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其二,此书为研究明代蒙古史的珍贵资料。特别是研究鄂尔多斯历代济农和阿勒坦汗的历史的宝贵资料。《蒙古源流》记叙了14至17世纪蒙古诸汗和他们的源流,蒙古诸汗与封建主的关系;诸汗封建主之间的关系,封建割据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系统的材料,其中尤以作者所在的鄂尔多斯部和蒙古右翼的诸部的记载为详。作者在叙述其祖父的历史时,对其祖先达延汗的第三子——巴尔斯罗特一系的历史做了重点描述,这部分描述为极珍贵的资料,补充了汉文史料记载之不详和不足。 其三,为研究蒙古族古代妇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崛起于大漠的蒙古族在政治、经济、生活诸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尤其是在14至17世纪明蒙的关系上他们更写下了动人的篇章。阿勒坦汗的夫人三娘子就是突出的一位。她继承忠义王的主张,维护明蒙之间和平贸易,友好往来的关系,对明蒙之间的百姓有利。对此,《明史》卷二十二《郑洛传》和《全边纪略》卷二里只有简单的记载,前述《明史》里记述:“三娘子佐俺答,主贡市,诸部皆受其约束。”而《蒙古源流》所载更为详实。除三娘外,《蒙古源流》还记叙了其他古代妇女。与男子相比,蒙古族古代妇女的地位较低,但是在她们的丈夫死后,遗妻或作母亲的权力相当大,她们可以驰骋沙场,也可以在政治生活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蒙古源流》在语言上自成一格。学术界认为,《蒙古秘史》的语言是典型的蒙古语,而《蒙古源流》的语言却混杂着藏语,梵语、汉语、满语,而且出现了包括这些语言的混合词。因此较为难懂。但是另一方面,《蒙古源流》对蒙古族的传统语言也有所继承。例如孛尔帖彻辰夫人对圣主有这样的进言: (《蒙古源流》卷三,道润梯布译校) 这样的语言继承了蒙古族历史文学作品散韵结合的传统。也有的学者认为,《蒙古源流》与《蒙古秘史》有很大的不同:“《蒙古秘史》是胜利进军的凯歌,而《蒙古源流》则是亡国之后的哀音,以其为凯歌,故有豪语,以其为哀音,故有微言。”(道润梯布《蒙古源流》新译校注序)微言也罢,哀音也罢,《蒙古源流》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此书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日本学者江实在其从满文译出的日译本序文中,评价此书:“与《元朝秘史》共为蒙古文学之双璧。”俄国学者札姆察拉诺称其为:“蒙古封建时代文献中非常伟大的一份遗产。” 《蒙古源流》中国古代蒙古语重要历史著作。原名《哈敦·温都苏努·额尔德尼·托卜赤》。简译作《珍宝史纲》,经乾隆改定为现书名。清鄂尔多斯部乌审旗(伊克昭盟乌审旗)学者萨冈彻辰洪台吉用蒙古语于康元年(1662年)写成。乾隆四十二年译成满文,五十五年前后根据满文译成汉文,并作了一些修改,共分八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该书汇集了《本义必用论》、《汗统记》、《白史》等七种蒙文、藏文资料,并结合作者亲身经历、见闻写成。其内容广泛,从世界的形成、佛教的起源与传播到蒙古族的起源、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以及内蒙古各部的被兼并等等均有涉猎,其中对达延汗和俺答汗的记叙尤详。该书中有散文、有词语,叙述清楚,虽有牵强附会之处,史事和纪年也有错乱,但仍是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学、宗教特别是明清蒙古族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与《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并列为“蒙古族三大历史著作”。其蒙文抄本有十几种,后以满、汉、德、日等文字翻译或出版的书近20种。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书不同版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与研究,发表了许多有关论文。 蒙古源流书名。原名《哈敦·温都苏努·额尔德尼·托卜赤》,简译作《宝贝史纲》。蒙古编年史。清康熙元年(1662)鄂尔多斯部(伊克昭盟乌审旗)蒙古族学者萨囊彻辰(萨冈彻辰)用蒙古文写成。乾隆四十一年(1776)喀尔喀亲王成衮扎布把家传抄本进献清高宗,次年奉敕译成满文,并由满文译成汉文,分八卷,名《钦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作者利用了《本义必用经》、《显异花蕾篇》、《阐释因果本原丹书》、《汗统记》、《发明诸贤心识之华萃》、《崇高至上转轮圣王敕修法门白史》、《古蒙古汗统大黄史》等七种蒙、藏文资料。内容以佛教的传播附会蒙古族的起源,历述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对达延汗及俺答汗的活动记叙尤详。也详述了西部蒙古的许多历史事件。作者曾亲历其中的一些事。书中虽有穿凿附会之处,史事和纪年也有错乱, 但仍不失为研究蒙古历史、文学和佛教史的重要著作。与 《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 合称蒙古族三大历史著作。其蒙文抄本有十几种。1927年北京蒙文书社出版了蒙古族学者汪睿昌的《译注蒙古源流》。1933年出版了沈曾植、张尔田的《蒙古源流笺证》。以满、汉、德(1829年施密特译本)、日(1940年江实译本)等文字翻译或出版的书近二十种。 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中国古代蒙古文重要历史著作。清康熙元年(1662)伊克昭盟乌审旗萨冈彻辰洪台吉著。乾隆四十二年(1777)译为满文,又从满文译为汉文,经乾隆(清高宗)改定为今书名,并析为8卷。作者根据《古昔蒙古汗等源流大黄册》等七种蒙、藏文献综括成书。内容以佛教传播附会蒙古族的起源,历述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对俺答汗及鄂尔多斯部的记叙尤详。是研究明代至清初蒙古族历史的重要参考书,与《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并称为蒙古文三大历史著作。 ☚ 蒙古黄金史 西域闻见录 ☛ 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中国古代蒙古文重要历史著作。清康熙元年(1662)伊克昭盟乌审旗萨冈彻辰洪台吉著。乾隆四十二年(1777)译为满文,又从满文译为汉文,经乾隆(清高宗)改定为今书名,并析为8卷。作者根据《古昔蒙古汗等源流大黄册》等七种蒙、藏文献综括成书。内容以佛教传播附会蒙古族的起源,历述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对俺答汗及鄂尔多斯部的记叙尤详。是研究明代至清初蒙古族历史的重要参考书,与《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并称为蒙古文三大历史著作。 ☚ 蒙古黄金史 西域闻见录 ☛ 蒙古源流 206 蒙古源流原名 《珍宝史纲》,康熙元年(1622)鄂尔多斯部萨囊彻辰洪台吉用蒙古文写成。乾隆42年 (1777)译成满文,乾隆55年从满文转译成汉文,并由乾隆皇帝改定今名,分8卷出版。凡与蒙古族历史有关的传说、故事、佛教活动、诸王世系、兼并分裂、军事斗争、民族关系等等均有叙述。与《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 齐名。 ☚ 过山榜 五体清文鉴 ☛ 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原名《宝贝史纲》。书名。蒙古文书写,清萨囊台吉 (1604—?)撰。撰者为成吉思汗后裔,鄂尔多斯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贵族。清康熙元年(1662年)成书,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译成满文,乾隆五十五年前后又由满文译为汉文。有《四库全书》、《国学文库》本等。蒙古人民共和国有库仑本。198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有道润梯步新译校注本。全书分八卷,据撰者自述是依据 《古者蒙古汗等根源大黄册》、《汗统纪》、《讲解精妙意旨红册》等蒙、藏宗教、历史等七种书籍加之个人经历见闻写成。上溯蒙古王统与西藏、印度直接相连;下叙元、明帝系至清初封赐蒙古王公;末列明、清帝系,并附三百一十六行述意之诗。书中对元、明两代蒙古各汗的事迹,尤以对俺答汗及鄂尔多斯部的记叙更详。此外,还较多地保存了蒙古族民间传说、诗歌及藏、蒙、汉、满等语言资料。为蒙古族重要的历史著作。与《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被称为有关蒙古民族的三大历史著作。 ☚ 蒙古黄金史 蒙古游牧记 ☛ 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蒙古族编年通史。蒙文原名《哈敦·温都苏努·额尔德尼因·脱卜赤》,即《汗等根源宝史纲》,简称《宝史纲》。原书不分卷,后人或分为三部,或分为十章,汉译本为八卷。明末萨囊彻辰著。萨囊彻辰(1604—?),亦称小彻辰萨囊。蒙古族人,成吉思汗后裔,鄂尔多斯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封建贵族。十一岁袭祖爵,得“萨亢·彻辰·洪·台吉”称号。十七岁为鄂尔多斯大封建主博硕克图济农之执政大员,曾代表济农与明廷交涉。二十一岁后在额璘臣手下任执政。明崇祯七年(1634),察哈尔部林丹汗被后金(清)击溃病死后,他在鄂尔多斯奉额璘臣复济农位。旋以额璘臣归顺后金,乃退而著述,于康熙元年(1662)写成此书。从佛教传播附会蒙古族起源,历述蒙古各汗世系及作者本人经历之事。末列明和清初帝王世系,并附三百一十六行诗(汉译本已删)。 ☚ 帝京景物略 陶庵梦忆 ☛ 蒙古源流中国古代蒙古文历史著作。原名《珍宝史纲》。清萨冈彻辰洪台吉(1604—?)著。 蒙古源流八卷。明末萨囊彻辰(1604—?)撰。萨囊彻辰,成吉思汗后裔,亦称小彻辰萨囊,鄂尔多斯部 (今内蒙古伊克昭盟) 贵族。此书成于清康熙元年(1662),初为蒙文抄本,乾隆年间译为涩文。材料取自《红册》、《黄册》等藏文史料,记载额讷特珂克 (印度)、土伯特 (西藏)蒙古汗的传世次序、供养诸大喇嘛阐扬佛教之事以及国中兴衰治乱之迹。此书叙事多有讹误,但在额讷特珂克、土伯特蒙古汗的世系上有一些参考价值。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译校注蒙古源流》,较易得。 蒙古源流书名。蒙古编年史。原名音译《哈敦·温都苏鲁·额尔德尼因·托卜赤》,汉译作《诸汗根源之珍宝史纲》,简称《珍宝史纲》,今通称《蒙古源流》。东蒙古鄂尔多斯部乌审旗※萨囊彻辰以蒙文撰写。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作者汇集《本义必用经》、《红册》、《白史》、《汗统记》、《大黄史》等7种蒙、藏文典籍、重要蒙文史料以及民间口传、史话等,并结合自身经历、见闻综括成书。内容广泛,记述世界的形成,佛教的起源和传播,印度、西藏诸王世系,蒙古古代史,成吉思汗的业绩,元朝诸帝,忽必烈兴佛教,元惠宗(顺帝)失国,北元汗系,东西蒙古之间的斗争,达延汗统一蒙古,后金的兴起及征服蒙古各部等,书首尾有前言和跋语。该书是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中最完整的代表作,与《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同被誉为蒙古三大历史著作。其后半部是研究明代蒙古各部及其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军事、蒙汉关系、蒙藏关系、蒙古佛教史的重要历史文献。作者有渊博的知识和史学、文学修养,其收录的民间传说、诗歌和谚语,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故亦是研究蒙古语言和文学的重要资料。本书的内容、体例对后世的蒙古文史著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书后即在蒙古族中广为传抄,至今发现十几种抄本流传国内外。原书未分章节,各国在刊行或转译时将其分成3、 8、 10等不同章卷。乾隆三十一年(1766),喀尔喀亲王成衮扎布将其家传抄本进呈乾隆帝。四十二年(1777),馆臣奉敕译成满文,并由满文转译为汉文,分8卷,名《钦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1933年经沈曾植、张尔田校勘注释,刊行《蒙古源流笺证》8卷。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据喀尔喀土谢图汗家藏古抄本,校以鄂尔多斯抄本和该国图书馆收藏的另一抄本,在乌兰巴托出版,称库伦本。196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将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阿拉克勒德陵地方发现的抄本影印出版。此外,俄国人施密特将其收藏抄本于182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称施密特本。1981年,内蒙古学者道润梯步据蒙文抄本重译为汉文。以满、汉、德、日等文字翻译出版的书近20种。从18世纪开始,国内外先后对此书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和注释。1962年,在呼和浩特举地了《蒙古源流》成书300周年纪念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