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蒙古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蒙古斑mongolian spot系发生在婴儿腰骶部的蓝色色素斑,因蒙古人喜长期骑马,该处多由于摩擦增厚有斑片,故名。此斑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增多而致,形态、大小不一,对婴儿无害,可自行消退。无需治疗。 蒙古斑mongolian spot亦称婴儿青斑。是发生在腰骶部的良性蓝色斑状损害,系由于真皮内黑色素细胞增多所致。皮损在出生时已存在,形态、大小不等,多为大片状或数片蓝色或蓝褐色斑,表面光滑,边缘清楚,3~8岁可自行消退。无需治疗。 蒙古斑 蒙古斑蒙古斑又称婴儿青斑,为常见于蒙古族新生儿腰骶部的蓝黑色斑。一般在胚胎第20周后,真皮内黑素细胞开始移入表皮,留在真皮内的逐渐消失,直至出生时,真皮黑素细胞仅在少数部位,特别在腰骶部看到斑片。本病表现为蓝色斑,约2~8cm直径,边缘不清,惯发于新生儿腰骶部。它可单个或多个,常于5~6岁自行消失。但有时可持续至成年,个别病例,皮损还可扩大。本病除可发生在腰骶部外,尚可发生在背上部或中部,称迷路蒙古斑。常伴有太田痣。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深部有显著伸长、变细、呈波状的含有黑素颗粒的黑素细胞。它们是双极的,每个极有数个分支的枝状突,广泛地散布在胶原纤维束之间,与皮面平行排列。本病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个别持久的病例亦不必治疗。 ☚ 蓝痣 太田痣和伊藤痣 ☛ 蒙古斑 蒙古斑mongolian spot又称“新生儿青斑”、“婴儿青斑”、“胎斑”、“小儿青斑”。指多发生于婴儿腰骶部的淡蓝色或蓝黑色斑。形态常不规则,直径2~8cm,呈大片状,偶尔有分散成数片的,故有单发或多发。此斑常在生后即有,亦有1岁以内出现者,自然消失在3~8岁,一般不超过13岁,偶有持续到成年者。主要是由起源于神经脊的色素细胞,在胎儿时期移向表皮过程中,部分色素细胞未到达表皮,而残在真皮内形成的。 ☚ 雀斑 婴儿青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