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葡萄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 ![]() 葡萄〈隐〉北京犯罪团伙指灯泡。 葡萄pútáo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浆果也叫葡萄,圆形或椭圆形,味酸甜,是常见水果,也用来酿酒。 葡萄pútáo❶ 〈名〉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 葡萄pu·tao❶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花小,黄绿色。果实圆形或椭圆形,成熟时呈紫色或黄绿色,是常见的水果,也是酿(niang)酒的原料:~顺着竹竿爬上了架子|盆栽~也能结果|老大爷坐在~架下面乘凉。 葡萄pú·tao常见的一种水果,属藤本植物,果实夏秋间成熟: (袭人)猛抬起头,看见那边~架底下有人拿着掸子在那里掸什么呢。(六七·1635)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藤木 > 葡萄 葡萄 pútáo 亦作“蒲陶”、“蒲桃”。古人以爲蒲萄可釀酒入酺,飲之令人陶醉,故名。葡萄科。落葉木質藤本。葉圓卵形,互生。花小,淡黄緑色。圓錐花序與葉對生。漿果圓形或橢圓形。原由亞洲西部傳入我國,後廣爲栽培,品種繁多。果可食及釀酒。根、藤、葉入藥。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蒲陶》:“味甘平,生山谷。”《漢書·西域傳》:“漢使采蒲陶、目宿種歸。”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五·葡萄》:“葡萄,《漢書》作蒲桃。可以造酒入酺,飲之則𨡒然而醉,故有是名……《漢書》言張騫使西域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 葡萄【同义】总目录 葡萄月支藤赐紫樱桃 水果 水果桃:桃(桃子;雪~;早~;蟠~;扁~;蹊~) 仙果 仙木 妖客 余甘尉 短命花 ☚ 果实名 穗子 ☛ 葡萄grape葡萄科葡萄属,多年生落叶果树,藤本植物。学名Vitis spp.。 表1 中国葡萄主要产区的栽培面积和产量 (1988年)
世界葡萄主要分布于20°N~52°N及30°S~45°S之间,约95%的葡萄集中分布在北半球。1988年世界葡萄栽培总面积约835.8万公顷,总产量5 977.6万吨,居各种果品之首。以欧洲的葡萄栽培面积最大, 产量最多,占世界的60~70%左右(表2)。最大的生产国为西班牙, 意大利, 苏联和法国。 表2 世界各大洲的葡萄面积和产量 (1988年)
注: *据FAO统计数, 加上苏联面积900千公顷, 产量5 600千吨。 特征与特性 葡萄品种不同, 但形态特征, 结果习性等有共同特点。 形态特征 葡萄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枝条柔软细长, 新梢的节部着生叶, 叶腋中有夏芽, 当年萌发成副梢, 还有一个冬芽, 一般当年不萌发, 在新梢基部第3~5节处开始着生卷须或花序。新梢在春、夏季为绿色, 至秋季转为褐色, 落叶后成为1年生枝, 多为次年的结果母枝。随着年龄的增长,变为多年生蔓。冬芽为复芽, 包括一个主芽和数个副芽, 皆包于两片芽鳞之内。在主芽中通常可形成1~3个花序原基。越冬后一般仅主芽萌发,有时副芽也能萌发。叶为互生,叶片通常呈3~5裂, 有5条主脉; 表面着生有不同类型的茸毛。 葡萄的花序为圆锥花序或复总状花序,由花序梗、花序轴、花梗和花朵组成。花序轴一般有3~5级分枝,在末级分级的顶端着生一组花蕾。一个花序上可着生100~1 200个或更多的花朵。花的特点是花萼不发达,花瓣自顶部合生在一起, 形成帽状花冠, 每朵花有雄蕊5~8, 雌蕊1, 子房上位, 2心室, 每室有2个倒生胚珠。花可分为完全花、雌能花和雄花3种。花序发育成果穗, 果穗有圆柱形、圆锥形、圆柱圆锥形、多分枝散穗形等。果实为浆果, 呈扁圆形、圆形、卵形、椭圆形、鸡心形、倒卵形等。果皮颜色有黑色(深紫、蓝、暗红)、红色、粉红色、黄色、绿色等。每果实中有1~4粒种子或无籽。 生长结果习性 葡萄扦插后第2~3年开始结果,5~6年进入盛果期,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 盛果期可达50~60年以上。新梢生长旺盛, 高峰时每昼夜可达4~5厘米或更长。随着新梢的生长, 在叶腋不断形成腋芽, 新梢下部的冬芽大约在开花期前后开始分化花序原基,成为下一年的产量基础。1个冬芽可形成1~3个花序原基。每个花序原基在越冬前形成各级穗轴分枝; 次年春季继续完成花朵各部分的分化。当新梢长到16~19节时开花。为保证授粉受精良好, 对雌能花品种需配置授粉品种, 一些品种如玫瑰香、巨峰等因花期新梢及副梢生长过旺易引起严重落花落果。一般有两次落花落果高峰: 第一次在盛花后2~3天; 第二次当幼果直径约3~4毫米时。在浆果直径达5毫米后,一般不再落果。浆果生长呈双S形曲线。 物候期 葡萄生长包括萌芽、开花、果实开始着色、果实完全成熟和新梢开始成熟等物候期。因葡萄种类品种很多, 分布范围很广, 物候期到来的具体时期和持续长短, 有相当大的变化(表3)。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表3 玫瑰香葡萄在不同地区的物候期
温度 葡萄属暖温带植物, 要求较多热量, 春天当气温达10℃时, 欧亚种葡萄开始萌芽生长, 早熟品种要求有效积温约2 500℃、大于10℃以上的天数为160天以上,才能获得良好的产量。对生长和结果适宜的温度约20~25℃,开花期间温度不宜低于14~15℃,40℃以上高温对葡萄有伤害。在休眠期间, 葡萄成熟的枝芽可耐-18℃左右的低温, 如枝条成熟差, 低温持续时间长, 则在-10~-15℃时即可受冻。欧亚种葡萄根系不抗寒, 在-4~-5℃时即受冻害。 水分 葡萄比较抗旱, 但品种之间有差异。缺水时生长受抑制, 果穗发育差。水分条件的剧烈变化可引起叶片干枯或裂果。 光照 葡萄是喜光植物。欧亚种的一些品种要求有直光照射才能着色良好; 美洲种和欧美杂交种的一些品种, 对果实着色的光照条件要求较低。 土壤 葡萄根系发达,能适应多种土壤。在深厚、疏松和肥力较好的土壤上表现产量高, 品质好, 在含石灰质的土壤上也能良好生长结果。土壤pH值6~7.5生长最好, 但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9的土壤上尚能正常生长。地下水位宜在1.5~2米以下。 种类和品种 葡萄属约有70余种, 其中最主要的栽培种是欧亚种葡萄,包括世界上著名的优良鲜食、制干和酿酒品种。果实品质好, 但不抗真菌病害和根瘤蚜, 抗寒力也较弱。根据品种起源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 可分为: 东方品种群如龙眼、牛奶、白玫瑰香等; 黑海品种群如白羽、晚红蜜、大果满、巧吾什等;西欧品种群如雷司令、赤霞珠、珊瑚珠、黑比诺等。 美洲葡萄(V. labrusca L.)是北美种群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其果实具有特殊的“草莓”香或“狐臭”味, 成熟时易落粒, 不耐贮运。生长势强,比较抗寒,较抗真菌病害, 不抗根瘤蚜, 耐雨湿。起源于美洲种的品种有伊查别拉、卡它巴、康可。康可为制葡萄汁的优良品种, 在美国东部有大面积栽培。 欧亚种与美洲种的杂交品种, 在生产中也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 如康拜尔早生、奈格拉、布来屯、玫瑰露、白香蕉和巨峰系等。其特性介于欧亚种和美洲种之间。 世界葡萄品种达8000个以上,中国约有800个,生产上栽培的比较优良的品种只有数十个。按用途可分为鲜食、酿酒、制干、其他加工品种, 以及砧木品种。主要优良鲜食品种有:❶莎巴珍珠。早熟。果穗中大,圆锥形; 果粒中大, 近圆形; 果皮浅黄绿色, 果肉柔软多汁, 甜酸适度, 有玫瑰香味。在北京7月下旬成熟。生长势中等, 较抗寒, 有大小粒和裂果现象。 ❷葡萄园皇后。早熟。果穗较大, 圆锥形或圆柱一圆锥形; 果粒大, 近圆形或椭圆形。金黄色,肉厚多汁,味甜稍有玫瑰香味。在北京8月上中旬成熟。生长势强,抗病力弱,丰产,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 ❸京早晶。北京植物园育成的极早熟无核品种。果穗较大,圆锥形;果粒卵圆形,黄绿色,皮薄肉脆, 味甜, 除鲜食外, 也可制干和罐头。在北京7月下旬成熟。生长势强, 对肥水要求高。 ❹康拜尔早生。欧美杂交品种。早熟。穗大、圆锥形; 果粒中大近圆形, 蓝黑色, 果皮厚, 肉厚多汁, 有草莓香味。生长势强, 抗寒、抗病、丰产。北京7月上旬成熟。 ❺无核白。世界古老制干品种。主产新疆吐鲁番。中熟, 果穗中大或大, 圆柱形或圆锥形; 果粒小, 椭圆形, 浅绿色, 果肉厚而脆, 无核多汁, 味甜清香, 除制干外, 也宜鲜食和制罐。在吐鲁番8月中下旬成熟。生长势较强,适于高温干燥气候。 ❻玫瑰香。中熟。果穗中大, 圆锥形; 果粒中大, 椭圆形或近圆形, 大小不整齐; 果实紫红至紫蓝色, 果皮较厚, 肉厚多汁, 有浓厚“玫瑰香”味。在北京9月上中旬成熟。丰产, 对肥水要求高。 ❼巨峰。日本育成的欧美杂交品种。四倍体, 中熟。果穗大,圆锥形;果粒重10克以上, 近圆形, 紫红至黑紫色,肉厚多汁,有肉囊, 略有草莓香味。生长势中强, 较抗寒、抗病,对肥水反应敏感, 易落花落果。 ❽白香蕉。欧美杂交品种。中熟。果穗中大, 圆锥形; 果粒较大,椭圆形,绿色或绿黄色, 皮薄肉软, 有肉囊, 汁多味甜, 有草莓香味。生长势中, 抗病、抗寒、耐湿、丰产, 适于南方栽培。不耐贮运。 ❾牛奶。中国古老品种。中熟。果穗中大或大, 长圆锥形; 果粒大, 长椭圆形, 绿黄色,皮薄肉脆, 味甜多汁。在河北宣化9月下旬成熟。生长势中强,抗寒力弱, 易感病, 对肥水条件要求高。 ❿龙眼。中国古老品种。晚熟, 鲜食和酿酒兼用。果穗大而紧, 圆锥形; 果粒大, 淡紫红色, 近圆形, 肉软多汁, 耐贮运。生长势强,宜棚架栽培。较耐旱,抗寒, 适于干旱山地栽培。 优良酿酒品种有:❶白羽。中晚熟。果穗中大,圆柱或圆锥形; 果粒中大, 椭圆形, 黄绿色, 为酿制白葡萄酒的优良品种。生长势中, 较抗寒、抗病, 丰产。 ❷红玫瑰。中熟。果穗中大, 圆锥形;果粒中大, 近圆形, 果皮粉红色, 味甜多汁, 为酿制白葡萄酒优良品种。生长势强,较抗寒,丰产。 ❸佳利酿。晚熟。果穗中大, 圆锥形, 紧密; 果粒中大, 近圆形, 果皮紫黑色, 肉软多汁, 适于酿制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生长势强,丰产。抗寒力弱,成熟不一致。 ❹法国蓝。早中熟; 果穗中大, 圆锥形, 果粒中小, 圆形,蓝黑色,肉软多汁, 可酿制优质红葡萄酒。生长势中等, 较抗病, 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 此外, 还有许多优良酿酒品种, 如白雅、白谢希、季米亚特、雷司令、意斯林、珊瑚珠、赤霞珠、黑比诺、霞多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先后育成许多鲜食和酿酒新品种。鲜食品种有早红、早玫瑰、京早晶、京紫晶、脆红、红香蕉、早玛瑙、紫珍珠、凤凰系品种等; 酿酒品种有公酿1号、公酿2号, 泽玉、泽香、梅郁等。 栽培技术要点 育苗 生产上多用无性繁殖方法, 包括扦插、嫁接和压条, 以扦插法最为普遍。扦插方法是: 将成熟的1年生枝剪截成2~4芽的插条, 经过浸水、消毒和催根的适当处理后, 在春季将插条插入土中或营养袋内, 用地膜覆盖,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容易成活,生长良好。秋季将幼苗挖出, 即可用于定植建园。由于许多优良品种缺乏抗性, 可用嫁接法将其接于抗根瘤蚜的砧木上。中国东北地区利用抗寒力极强的山葡萄作砧木进行嫁接, 以减轻冬季防寒的工作量。压条繁殖法用于不易生根的种类, 以及葡萄植株的更新和补缺等。 建园 平地葡萄园行向, 立架多用南北行, 棚架则根据地形和主导风向确定行向。通常采用长方形栽植方式, 行距因架式、株形及防寒取土量的大小而变化, 立架行距1.5~3.5米,株距1~2米; 棚架行距4~10米, 株距1~3米。定植前园地宜深翻60~70厘米以上, 可挖沟或穴,在秋季或春季采用优质苗木定植,在苗木缺乏而插条质量又好的情况下, 也可用插条直接定植, 每一定植穴中可插2~3根插条。定植前注意施基肥, 定植后及时进行各项管理, 以保证成活和幼苗良好生长。对少数雌能花品种, 如早生白、黑鸡心、老虎眼、罗也尔玫瑰等, 则必须同时配置完全花优良品种以供授粉。 架式 葡萄枝蔓柔软,定植后应及时设置支架。生产中主要架式有篱架、棚架两类(见图)。篱架分单篱架和双篱架, 棚架分小棚架和大棚架。架的高度、结构、架材等有许多变化(见架式)。各种架式的选择,依地区、品种、树势及整形修剪方式等而定。 (a)篱架; (b)棚架 葡 萄 架 整形和修剪 在埋土防寒地区主要采用扇形和龙干形。❶扇形的枝蔓呈扇面分布在架上, 有3~5个主蔓(单篱架), 每一主蔓上留2~4个或更多的结果母枝和2~3个预备枝。生产上常见的无主干多主蔓自然扇形, 不如多主蔓规则扇形能更有效地控制葡萄的顶端优势和避免主蔓很快光秃, 也有调节负载量的相当灵活性。规则扇形的结果枝组由长4~10节的结果母枝和长2~3节的预备枝组成。 ❷龙干形是中国河北、辽宁等省一些产区常用的一种棚架株形。植株具有1~2个主蔓, 由地面倾斜向上达于棚面,龙干长约4~10米或更长,在龙干上均匀分布许多结果单位, 类似“龙爪”,其上的枝条多行短梢修剪, 仅先端的1年生枝剪留较长。龙干形的龙眼葡萄在水浇地上每公顷产量可达30~37.5吨左右。 冬季修剪时期一般在埋土防寒之前。在不埋土区从葡萄落叶之后至上冻前都可进行。修剪时要注意保留优良的结果母枝, 及时更新枝蔓, 以防秃裸。 生长期植株管理 埋土防寒区春季萌芽前出土上架。萌芽时进行以下工作: ❶抹芽除梢。保留合理的新梢和花序数。 ❷结果枝摘心。对易落花落果的品种如玫瑰香、巨峰等, 在花前或初花期将结果枝嫩尖掐去, 以促进坐果。 ❸副梢管理。及时对副梢疏除或摘心, 以促进坐果和通气透光。 ❹新梢引缚。将新梢均匀引缚在架面, 在生长缓慢期对新梢截顶, 以促进枝条成熟。 ❺花序整形和疏花疏果。对优良鲜食品种进行掐穗尖、疏小穗和疏果, 可以有效促进坐果和提高果实品质。 ❻利用夏芽和冬芽二次结实。在生长期较长、营养条件好的葡萄园可适当采用。 土壤管理 ❶土壤耕作。园地深翻, 与施基肥相结合, 扩大根系分布; 及时中耕松土保墒,调节土温,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❷间作。行间宜种植绿肥或间作矮杆作物。 ❸施肥。应注意满足葡萄对养分的需要。葡萄植株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比例约为10:5:12,果实对磷、钾, 尤其是对钾肥的需要很突出。根据土壤肥力和水分条件以及植株生长势、品种、产量和品质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在这方面利用叶分析方法是较为科学的。基肥一般在秋天或早春施用, 以有机肥为主, 配合部分矿质肥料。追肥则按物候期进程分期施用; 前期以速效氮肥为主, 后期以施用磷、钾肥为主, 采收后, 宜追肥一次, 以利植株积累贮藏养分。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 特别是生长前期常因干旱而影响生长, 雨季则要注意排水。在丘陵坡地和水源短缺的地方宜发展喷灌和滴灌或覆草。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白粉病、蔓割病、癌肿病, 以及病毒病和生理病害(缺素症)等。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园以减少病源, 搞好夏剪, 保证植株通气透光、生长健壮,及时作好药剂防治。主要虫害是葡萄根瘤蚜。采用抗根瘤蚜砧木, 进行嫁接, 加强检疫工作, 防止蔓延。其他主要害虫有葡萄潜叶壁虱(葡萄毛毡病)、葡萄短须螨、葡萄粉蚧、葡萄二黄斑叶蝉和葡萄斑衣蜡蝉、葡萄虎蛾、葡萄根线虫等。防治方法包括清园、消灭越冬虫源, 保持通气透光, 搞好虫情测报和及时喷药。 埋土防寒 北方主要葡萄产区冬季寒冷, 植株需埋土才能安全越冬。植株在过冬前经过修剪后, 将枝蔓捆成束, 压倒于地面或沟中, 上面直接覆土厚10~40厘米, 或在枝蔓上先覆盖厚5~10厘米秸杆后再培土。有时采用空心防寒的方法: 枝蔓放入沟内, 沟顶上铺一层木杆和高粱秆后再覆土, 覆盖物与枝蔓不紧密接触而有空气间隙, 防寒效果良好。 经济价值 葡萄汁中含有12~25%的糖类,0.5~1.5%的有机酸,少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有机氮化物和磷、钾、钙、镁、铁等多种矿质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除鲜食外, 可以酿酒、制汁、制干、制罐。酿酒后的葡萄皮渣可用于提取乙醇、酒石酸、食用色素及作饲料。葡萄种子可以榨油。 葡萄wine grapeVitis vinifera,蒲陶、草龙珠。葡萄科葡萄属落叶藤木。染色体数2n=38,40,57,76。公元前2400年埃及象形文字中就有记载。中国栽培已有2000余年,《史记·大宛列传》有汉代天子始种蒲陶的记载。用葡萄美化庭院,也自古有之。藤长15~20m,靠卷须攀援。树皮成片状剥落。叶互生,近圆形,3~5裂,边缘有粗齿;圆锥花序与叶对生,花小,杂性,黄绿色,花期5~6月;浆果近球形或椭圆形,绿黄色或红紫色至紫黑色,有白粉,果期7~9月。产亚洲西部及黑海、地中海沿岸。喜温暖、干燥气候,要求阳光充足,土壤肥沃而排水良好。潮湿地区栽培易染真菌病害,中国北部,冬季需防寒。用扦插、嫁接及压条繁殖,篱架或棚架栽培。在葡萄根瘤蚜感染区栽培,须选用抗瘤蚜砧木的嫁接苗;主要病虫害有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及透刺蛾、红蜘蛛、二星叶蝉等。 葡萄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草龙珠。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果实。主产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甘、酸,平。入肺、脾、肾经。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治气血虚弱,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病,浮肿,小便不利。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服。葡萄含葡萄糖、果糖、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等。葡萄皮含矢车菊素、芍药素(Peonidin)、飞燕草素等。种子含油9.58%,还含磷脂。又含焦性儿茶酚、儿茶精、没食子酸盐等。有某种维生素P的活性。种子油15g口服可降低胃酸度;12g可利胆;40~50g有致泻作用。葡萄成分有抗氧化活性。 葡萄grapeVitis spp.,葡萄科,葡萄属。落叶木质藤本。分真葡萄亚属和圆叶葡萄亚属。前者又分欧亚、东亚和美洲3个种群。葡萄属植物共70余种,多数野生,少数作果树栽培。原产欧洲、西亚、东亚和北美,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茎蔓性,有卷须,攀援生长。叶圆卵形,常3裂或5裂,边缘有粗锯齿。花多两性,开花后呈帽状脱落;圆锥花序,与叶对生。果实为浆果,圆形、椭圆形或心形,黑色、红色或带绿色,有果粉;多汁,含1~4粒种子。2n=38,40。果供生食、制干、制汁或酿酒用。 葡萄Grape葡萄科葡萄属植物。木本蔓生,结串状球形浆果,品种约有30种~50种。酿酒葡萄是酿葡萄酒最常用的品种,在欧洲大陆已成功地栽培了数千年。早在1616年就已在北美试种酿酒葡萄。但在加拿大的产量不理想,因此除少量用来酿酒外,大多用来嫁接培育其他品种。加拿大的葡萄产地主要为尼亚加拉半岛(葡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奥卡诺根山谷。平均年产量近10万吨,产值达几千万加元。所产葡萄大多用来酿酒和制成葡萄汁。 葡萄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四川重要的栽培果树。各地均有种植,但以大城市附近最为集中。成都市龙泉驿区是全省最大的鲜食葡萄商品生产基地,葡萄成片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量3.05万吨。主栽品种有日本的大粒型葡萄 “巨峰”、“黑奥林”、“京超”、“红富士”、“早生高墨”等。近年来引进藤稔葡萄新品种,表现良好。成熟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普遍早于全国其他产区,产新季节大量销往广东、深圳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1994年全省葡萄面积8万亩,产量5.06万吨。 葡萄林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古称“蒲陶”。新疆特产。据有关记载,张骞通西域时,这里已广泛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建国前,新疆原有本地葡萄品种50多个;建国后,又引进200多个品种。目前,最常见的有“无核白”、“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木纳格”、“琐琐葡萄”等。2002年,全区葡萄种植面积87936公顷,总产量908069吨。其中年产3万吨以上的地州为吐鲁番(477964吨)、和田(81801吨)、阿克苏(73308吨)、昌吉回族自治州(66836吨)、喀什(40923吨)、哈密(33251吨)。吐鲁番地区行政公署推荐的吐鲁番无核白葡萄被认定为1999年度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园艺开发经销部生产的夏氏木纳格牌阿图什木纳格葡萄被认定为2000年度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在此之前,即1995年,木纳格葡萄还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葡萄葡萄科葡萄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株高3~10 m。小枝无毛或被疏毛。卷须二叉分枝。叶宽卵圆形,3~5浅裂或中裂,长7~18 cm,先端急尖,基本深心形或圆形,叶缘具粗齿。基出脉5,叶柄长4~9 cm,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长10~20 cm。花序梗长2~3 cm。多数两性花,少数雌花。花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花瓣呈帽状黏合脱落。花盘5浅裂。果球形或椭圆形,径1.5~2 cm。种子倒卵状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有5000多年栽培历史。中国引种有1000多年历史。约有70多种,8000余个品种,栽培品种100~200个。按地理分布分3大种群:欧洲种群、东亚种群和北美种群。原产于地中海、黑海及黑海沿岸。分布于20°~52°N、30°~45°S之间。种植2~3年开始结果、生产期20余年。成熟浆果含15%~25%的葡萄糖和果糖。0.3%~1.5%的有机酸、0.3%~0.6%的矿物质,主要用于食用和酿酒。根、藤药用。中国约38种。供生产栽培以欧洲葡萄和欧美葡萄杂交的品种群为主。 葡萄 葡萄西域东传之植物。语源自希腊文Botr-us。一说为波斯文budawa之译音,义为酒。《史记·大宛列传》: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 苜蓿 安石榴 ☛ 葡萄 葡萄putaoVitis vinifera葡萄科,葡萄属。落叶木质藤本。茎长10~20厘米,幼枝光滑或具绵毛,后变无毛。卷须长10~20厘米,分枝。叶圆形或圆卵形,3~5裂,基部心形,边缘具粗锯齿,叶背光滑或有茸毛。圆锥花序,大而长,与叶对生。花小,黄绿色,两性或杂性异株。花瓣5,顶端合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浆果,卵形、长圆形或圆形,色黑、红、紫、黄或绿,多有香气,富含液汁,果皮与果肉不易分离。花期6月,果熟8~9月。性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多用扦插、压条等法繁殖。原产欧洲、亚洲西部和北非。我国主产于西北、华北、东北,华中和华东亦有栽培。品种颇多,如玫瑰香、牛奶、龙眼、无核白等。果味鲜美,除生食外,可制葡萄干或酿葡萄酒。糟粕可提取酒石酸。果、根、藤均可入药;果能解表透疹,利尿;根藤能祛风湿、利尿。 ☚ 向日葵 牵牛花 ☛ 葡萄 葡萄果品之一种。亦称“蒲陶”或“蒲桃”。汉使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引进。北魏《齐民要术》载: “汉武帝使张骞至大苑,取蒲陶实,于是离宫别馆旁尽种之。”后逐渐传播,成为我国主要果品之一。以回疆葡萄为最佳。据吴振棫《齐吉斋丛录》卷二六载,“回疆葡萄,种类各殊。有白、红、紫三色,及长如马乳者。……又绿葡萄,回语谓之奇石蜜食。凡葡萄皆有子,此独无子,截条植地而生”。葡萄既可鲜食,又可制果脯之类的干果品,还可酿酒。葡萄美酒在唐代已是普通饮料。相传,贞观十四年(640年)破高昌 (今之新疆吐鲁番地区) 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 《唐书》)。 ☚ 含桃 龙眼 ☛ 葡萄 葡萄Putao葡萄科。木质藤本,树皮成条状剥落,有分枝卷须。单叶,互生,圆卵形,3中裂。圆锥花序;花小,黄绿色;萼片5,合生;花瓣5,顶端合生成帽状,早落;雄蕊5,对花瓣,花盘成5腺体状,绿色;子房2室,每室2胚珠。浆果球形或长圆形,形状大小因品种而异。原产亚洲西部,约2千年前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现栽培普遍,品种繁多,著名品种有龙眼、巨丰、玫瑰香等。果可生食或制葡萄干、酿葡萄酒,酒脚(沉淀)可提酒石酸;根和藤可药用。 ☚ 酸枣 锦葵科 ☛ 葡萄 葡萄Vitisvinifera双子叶植物,葡萄科。多年生产量最高的落叶果树。果穗圆锥形或圆柱形,一般果粒约200多粒以上。果粒圆形、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果皮颜色紫色、红色、绿色、黑色或黄色。含糖量可高过10~30%。果酸有助消化、健脾和胃功效。此外,还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对患有神经衰弱的老年人大有补益。种子小,褐色。著名品种有玫瑰香、龙眼、牛奶、无核白等。果实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葡萄酒,新疆的无籽葡萄(无核白品种)制成的葡萄干,对贫血病人有滋补疗效。我国的华中、华北、西北都有露天栽培。一般多用扦插、压条繁殖,也可用于盆栽。 ☚ 山里红 核桃 ☛ 葡萄 葡萄常用的养生食物,以色红褐、味甜、颗粒整齐、无杂质者为佳。性味甘、酸、平。营养丰富,含有葡萄糖、果糖、有机酸类、多种矿物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等,具有健胃消食,补气血,强筋骨之作用,对气血虚弱、神经衰弱、过度疲劳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对肺虚咳嗽,心悸盗汗,风湿痹痛、淋病、浮肿等症,亦有一定疗效,为老年人益气血、强筋骨之佳品。《神农本草经》:“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洗净生食;或生葡萄捣滤取汁,以瓦器熬稠,加熟蜜少许,收膏,每次取半汤匙,冲汤饮,日服1~2次;亦可与粳米一起煮粥食用。 ☚ 大枣 菠萝 ☛ 葡萄pú táo《本草纲目》果部第33卷葡萄(59)。药名。 葡萄也称“蒲陶”或“蒲桃”。原产伊朗及中亚细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种子,并种于长安,以后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中国的主要水果之一。 葡萄 葡萄亦称“蒲陶”、“桃”。张骞出使西域后, 国内与中亚、西亚各地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日渐频繁。大宛、康居、大月氏以及罽宾等地的葡萄传入中原。西域旦末、龟兹、焉耆等地盛产的葡萄, 亦经使者、商人之手带回内地, 逐渐栽培推广。据有关地下实物和历史文物的发现, 远在两汉以前, 新疆已是国内最早种植葡萄的地区。其后,葡萄种植技术和葡萄酿酒技术传入中原, 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 豍豆 苜蓿 ☛ 葡萄 葡萄蒙古名乌珠木,查干乌珠木,札克乌珠木。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fera L.)的果实。夏末秋初果熟时采收,阴干。 ☚ 青蒿 狐狸肺 ☛ 葡萄 葡萄更珍本品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阴干。 ☚ 沙棘果膏 蔷薇果 ☛ 葡萄grape 葡萄水果名。《本草纲目·果部》载: 也作蒲陶、蒲桃,又称草龙珠。果形有圆与椭圆之分,色有绿、白、紫几种,味酸甜可食,亦可造酒或干脯。《汉书·西域传》载: 原产西域,张骞使西域,方将其种带至内地。《史记·司马相如传》记: 汉武帝上林苑中即栽有蒲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