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葛长庚《水调歌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葛长庚《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葛长庚

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此词是南宋著名道家葛长庚表现羁旅行役苦况、抒发挚友间的深厚情谊之什,读来很有人情味。“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为写景对偶句,工整而流畅,绘出了一幅由远而近、层次分明的春暮山川图。“时见双燕语风樯”,化用杜甫《发潭州》 “樯燕语留人”句意,特别显得深婉含蓄。下面“满目”三句进一步写作者即远行人独坐舱中之所见、所想、所行。上片最后两句“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表明他想到空中雁群飞到衡山首峰回燕峰犹能折回,而自己这次远行还要绕过衡山继续南下,去到那烟树茫茫的极远极远的地方,真乃人不如鸟啊!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这是下片换头处的三句,其意象暗示,作为远行人的作者早已舍舟登岸,而换乘马匹行进。接下去两句是: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他骑马远去似“浮云”,似“飞絮”,一路上除“一身将影”之外,更无伴随者,多么凄苦。紧接着“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三句还承接上意推想开去。最后,以“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二句作结。如此结语内蕴是丰富而深沉的,但又未明白说出,能促人咀味。


唐宋词之葛长庚《水调歌头》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葛长庚《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注释】 ①“相留”句:化用杜甫《发潭州》“樯燕语留人”诗意。樯:船上的桅杆。②“满目飞花万点”:隐含杜甫《曲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诗意。沃(wo):灌,浇;润泽。③回雁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雁南飞,至此而返。④迤逦(yin):曲折连绵。亦指一路曲折行去。

【译文】 江边的春山向远方伸展,傍晚的山云悠悠绵绵。相留相送难分舍,又时听风樯双燕呢喃语,依依似替人惜别。回首故人已千里,满目万点花飞雪,把酒浇愁愁更烈。念此去回雁峰前路茫茫,烟树苍苍意彷徨。

耳听漏声已残,眼见灯焰已短;马蹄尚余山花香。身似浮云与飞絮,形影飘荡,此番将欲过潇湘。阅尽多少风前月下况味,一路曲折行向天涯海角,即使在梦魂中也不胜凄凉。又逢春迟日暮时光,无语独立向夕阳。

【集评】 清·陈廷焯:“葛长庚词,风流凄楚,一片热肠,无方外习气。余尤爱其《水调歌头》云: ‘江上春山远……’。”(《白雨斋词话》卷六)

【总案】 此词写离别之苦,羁旅之愁。葛氏乃南宋著名道士,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超然出尘,他的词也并非全然皆是不食人间烟火语,象这首《水调歌头》把离别羁旅之情写得如此浓烈深挚,便表现了词人执着于世情的一面,陈廷焯评为“风流凄楚,一片热肠,无方外习气”,便是针对葛氏这一类词而论的。陈廷焯甚至还认为:“其《贺新郎》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白雨斋词话》卷二)这更说明了这个道教徒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多样的艺术风格,这与葛氏渊博的学识与漫游天下的游道生活是有联系的,也与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在艺术表现上,此词也颇为成功。词人选择了一连串令人愁绝的景物意象,间用比兴和直接抒写之法,多方面渲染和抒发人物情绪,写得深沉郁结,千回百转,而又精魄飞动,一气贯注,于愁苦中见出执着,于沉郁中显出疏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