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著作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著作权zhùzuòquán

〈名〉知识产权的一种。指著作人依法对自己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zhù zuò quán

著作者按照法律规定对自己的著作所享有的权利。1905年郑元濬《东游日记》:“二十四日早八点,赴内务省警保局。是局所管约分三部: 一为行政警察;一为高等警察;一为图书出版及著作权事项。”1907年雷廷寿《日本警察调查提纲》:“著作权法纯以保护权利为目的,其以监视为目的者则归于出版法。”1908年颜惠庆《英华大辞典》:“Copyright,印书之权、版权、著作权。”

著作权zhù zuò quánво

著作权

著作权

著作所属权、所有权的总和。著作权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作者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上述著作权归属于作者。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才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图书脱销后,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由此可见,版权和著作权不完全相同,版权主要是指出版者在和作者合同约定期间享有的专有出版权,而著作权是指作者对作品的支配权。

☚ 版权归属   合理使用作品权 ☛
著作权

著作权zhùzuòquán

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也称“版权”。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支柱之一。著作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等。署名权、修改权的保护期是永久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是有限的。
 ❍ ~法|~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在中国实行自愿登记原则。 

相关链接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共六章60条。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归属、权利的保护期、权利的限制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 注资   筑巢引凤 ☛

著作权

又称“版权”。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以及作者的继承人或权利受让人所继承享有的作品经济权利的总称。对上述权利,世界上有着不同的称谓。英语国家中称此为版权,欧洲大陆国家称为作者权,中国称此为著作权。尽管称谓不同,但各国公认,此种权利为主体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等作品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不法干涉的专有权。它包括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著作权中的精神权利(即人身权)不得转让、不得继承,具有专属性。著作权中的经济权利 (即财产权) 可根据主体意志进行转让和继承。

著作权

依法对科学、文化和艺术作品如论著、剧本、小说、舞蹈、音乐、绘画、摄影等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包括署名、发表、出版、改编、翻译、获取报酬等权利。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如作者或其继承人)或法人(如科研、文化单位和出版社、新闻机构等),也可以是国家(如国家购买作品的版权)。通常认为就是“版权”。但有人认为,版权只是从中派生的出版、销售作品的权利,它不包括全部著作权,尤其不包括其中的人身权。

著作权

著作者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自己的著作所享有的权利。

著作权

著作权

参见“版权”。

☚ 商标管理条例   渎职罪 ☛
著作权

著作权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著作权,是指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广义的著作权除了狭义的著作权以外,还包括著作邻接权,即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是指艺术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此外,我国 《著作权法》 还把图书、报刊出版者的权利归入著作邻接权的范围之中。
(1) 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人即著作权的主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有权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著作权人可分为以下几类:
❶一般作者。《著作权法》 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为作者。
❷以他人作品为条件的著作权人。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❸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人。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享有单独的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的整体的著作权; 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者对著作权的行使如果不能协商一致,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止他方行使。
❹编辑作品的著作权人。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编辑作品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❺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人。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导演、编剧、作词、作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制作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制片者享有。电影、电视、录像作品中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❻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可给予作者奖励: 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 (其中所称物质技术条件,指为创作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❼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受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❽著作权的继承人。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
❾著作权的承受人。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变更、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 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由国家享有。
(2) 著作权的客体。作品是著作权的客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包括:
❶文字作品;
❷口述作品;
❸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❹美术、摄影作品;
❺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❻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❼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❽计算机软件;
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如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同时,下列各项不是作品,不受 《著作权法》 的保护:
❶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❷时事新闻;
❸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此外,科学技术作品中应当由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法律保护的,适用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的规定。
(3) 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所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主要有:
❶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❷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❸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❹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著作权人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其作品的权利,主要是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 民法·著作权   邻接权 ☛

著作权

又称“版权”。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著作权包括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精神权利,又称“人身权利”,是指发表作品、作品署名、保护作品的完整性、修改已经发表的作品等项权利,即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经济权利,是指以出版、表演、广播、展览、录制唱片、摄制影片等方式使用作品,以及因授权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著作权

著作人从事学术论著、文艺创作、翻译、编纂而产生的应当享有的权利。包括作者使用姓名权和发表权。作者的作品,如科学研究成果、文学作品 (演讲、报告、说唱) 和其他作品 (乐谱、书法、雕刻、绘画、电影、摄影、图表等) ,一经被出版、复制、上演、制片或以其他方式加以采用,著作人便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 著作权如受到侵犯,有权依法请求排除侵害和给予赔偿损失。各国多有著作权法以保护著作人的权利。不管作者属于何种国籍,如其作品在某个国家发表、出版,就受到该国承认并保护其著作权与出版权,同时给予国民待遇。我国依法保护公民或法人的著作权,但对于利用创作自由恶毒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及其作品则另当别论。

著作权

著作权

著作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对科学研究、文学艺术诸方面的著述和制作等依法所享有的权利。1709年英国颁布了《版权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著作的立法。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著作权法,以保护著作人的著作权不受侵犯。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人身权包括:(一)发表权,即通过出版、上演、放映、录音、展览等方式发表作品;(二)署名权,在作品上署以真名、笔名、其他名称或不署名;(三)维护作品完整权,任何采用作品单位,未经作者同意,一般不得对原作进行增删和变动。人身权由作者终身享有,作者死后,其人身权利可由作者家属或作者遗嘱指定人加以保护。财产权通常是作者在他人依合同利用创作成果时(出版、上演、制片、广播等方式)所取得的报酬,即稿酬收入,也包括上演税、奖金等酬劳。作者终身享有财产权,死后可由继承人享有若干年。著作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如发生剽窃等情况应视作侵权行为,作者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请求排除侵害。在国际上,著作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即在一国取得的著作权如无条约规定不能在他国得到保护。现在许多发达国家要求保护其公民或在本国出版的著作在国外的利益。19世纪后期提出了著作权的国际保护问题,1886年签订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52年又签订了《世界版权公约》。按习惯“著作权”与“版权”有时被看作同义词。但其内涵是不同的。著作权和专利权、商标权一样,是一种独占权,具有排他性。非经本人同意或转让,任何人不能占有或使用,否则便构成侵权行为,须承担法律责任。著作权还有严格的地域性。受一国保护的著作权只在该国境域内有效。如要得到他国的承认和保护,一般要通过签订国际协定才能实现。国际上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国际公约主要有《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各国著作权法一般采用作品国际原则,即对在本国首次发表的外国作者的作品视为本国作品,给以与本国作品相同的保护,而不论作者的国籍如何。各国对著作权的保护期有不同规定,一般从作品出版起,到作者死亡25—50年为止。

☚ 著作   著译者 ☛
著作权

著作权

亦称版权。国家对著作人赋予其著作在出版发行等方面依法享有的专门权利。著作权的内容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等。著作权可以转让、出售或赠与。

☚ 非专利技术   技术转让费 ☛

著作权

copyright


著作权

copyrigh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