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萨哈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萨哈璘1604—1636又作萨哈廉。姓爱新觉罗氏,代善第3子。通晓满汉文字。天命末,已历行间,立军功。天聪间,征蒙古,掠明边,安抚归降汉人,崭露头角。五年 (1631) 提出 “图治之道,在乎用人”之主张。是年令掌礼部事。九年底,疏请上尊号,令诸王大臣设誓效忠,皇太极俱“嘉纳之”。视其为心腹,赖之辅国政。崇德元年(1636)五月以疾卒,追封为和硕颕亲王。康熙十年 (1671) 追谥毅。 萨哈璘1604~163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之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子。天聪年间,屡随太宗征明,在大凌河、锦州、塔山、宁远、遵化、通州、香河、永平诸役中,深谋善断,多立战功。后掌礼部。天聪后期,同阿巴泰等进袭山海关,迎降明将尚可喜,招抚广鹿、长山二岛,复又转战山西路。崇德元年五月病故。 萨哈璘1604—1636清初将领。又作萨哈廉。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大贝勒※代善第三子。通晓满、汉文字,战功卓著,政多建树。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年(1625),统兵援救蒙古科尔沁部,拒察哈尔林丹汗,解克勒珠尔根之围。十一年,从征蒙古巴林部、扎鲁特部,以功封贝勒。首倡拥立皇太极嗣汗位。天聪元年(1627),从太宗伐明,与德格类贝勒败明军于锦州、大凌河。三年,从太宗入明边,克遵化,逼明都,略通州,克张家湾等地。四年,破永平,与郑亲王济尔哈朗驻守。五年,直言时政,谏言图治在乎用人,使贤用能。初设六部时,掌礼部事。六年,与济尔哈朗率右翼兵略归化城及黄河一带察哈尔部民,分署蒙古诸贝勒牧地,申约法令。七年,献策,力主先攻明。与阿巴泰贝勒略明山海关。八年,从太宗征明,克得胜诸城堡。九年,与多尔衮、岳箬等统兵收降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沿途略明山西府县。十二月,与众贝勒请太宗上尊号,立誓言。清崇德元年(1636),晋多罗郡王。旋卒。追赠和硕颖亲王。康熙十年(1671),谥毅。 萨哈璘1604—1636清朝贝勒。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孙,代善第三子,与其父将满洲正红旗。他在清朝开国过程中,战绩卓著,政治上多有建树。努尔哈赤晚年,因功由台吉晋封贝勒。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去世,与其兄岳托首倡由皇太极嗣后金汗位。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设置六部,他掌礼部事。九年(1635),又积极拥戴皇太极即皇帝位。对时政,多有建言,深为皇太极倚重。后追封和硕颖亲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