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萧绎职贡图卷(宋摹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萧绎职贡图卷(宋摹本) 萧绎职贡图卷(宋摹本)又名《番客入朝图》、《王会图》。梁。萧绎绘。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198厘米。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梁元帝萧绎(公元508—554年)字世诚,小字七符,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初封湘东郡王,后即帝位。西魏军攻陷江陵,被掳遇害,在位三年。萧绎自幼聪慧好学,能书善画,有文采,著述甚多,后人辑有《梁元帝集》传世。萧绎擅画人物肖像、佛教画和花鸟画,他曾为孔子庙作《宣尼像》,并自作赞书于图上,时称其画、书、赞“三绝”。姚最评其肖像画“特尽神妙,心敏手运,不加点染……造次惊绝”。《职贡图》这类题材可以说是萧绎首创,他在《职贡图序》中说:“臣以不佞,推毂上游,夷歌成章,胡人遥集,款开蹶角,沿溯荆门,瞻其容貌,讯其风俗。如有来朝京辇,不涉汉南,别加访采,以广闻见。名为职贡图云尔。”表达了他的创作动机。唐代阎立本及以后的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赋予《职贡图》更多的内容,从此这类题材的画卷成为表现国家富强、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以及各地域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我们今天研究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图描绘前来中国的各国使节形象,为一残卷,从右至左分别为滑国、波斯、百济、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白题、末国12位国使。皆半侧身左向站立,身后有楷书题记,分别注出国名,山川道里,风土人情以及与梁朝的交往情况,贡物品名等等。内容与《梁书·诸夷传》大体相符,而部分段落更为详实,可补正史之不足。各国使者形象准确,个性鲜明,或虬髯碧眼,或卷发高鼻,或粗放豪爽,或文质彬彬。虽然他们姿态相仿,并都显得恭敬有礼,面有喜色,但不同的身形,不同的相貌,不同的衣装以及举止动作上的微小差别都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气质特征。波斯使者老成持重,百济使者清秀儒雅,倭国使者怡然自乐,狼牙修使者自然大方。根据著录,全卷应包括25国使节,高句丽、于阗、新罗、宕昌、中天竺、师子国、北天竺、朅盘陀、武兴番、高昌国、天门蛮、建平蜒和临江蛮这13国国使均已佚失,而现存部分亦有残缺、漫漶,有的题记不全,有的图像缺失。此图笔力遒劲、线条流畅、色调古朴明快,曾传为唐代阎立德或阎立本所作。但从题记的内容、行文语气、朝代、年号的名称以及避讳字看,它应该是以萧梁时期的原作为底本的宋人摹本。此图曾由清人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民国年间被溥仪携至东北后,流散残损。《大观录》、《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 顾恺之斫琴图卷(宋摹本) 展子虔游春图卷(唐摹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