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体制源出于宋元的经义而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 文章就四书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称“破题”,然后承上文加以阐发,为“承题”,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 后又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不许作者自由发挥。 借指死板空洞的考试方法。《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