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徭中国古族名。最早见于唐姚思廉所撰《梁书·张缵传》。以“先祖有功,常免徭役”而得名。隋唐时分布在湖南及广东北部等地山区。以渔猎为生。婚姻用铁钴锛为聘财。唐杜甫游湘江时在《岁晏行》一诗中有“莫徭射雁鸣桑弓”的诗句,反映当时瑶族用弓箭狩猎的情况。刘禹锡亦在广东连州作有《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诗,同样反映其猎兽的生活情况。其后裔为今瑶族的一部分。 莫徭古族名。始见于《梁书·张缵传》:“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隋书·地理志》则云:“长沙郡又杂有夷蜓,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南朝至隋唐时分布于长沙、武陵、零陵、巴陵、桂阳、衡山、澧阳、熙平等郡,即今湖南省的大部分、广西省东北部和广东省北部等地区。其族属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说是徭族先人;一说为苗族先民,或苗瑶的共祖,甚至包括其他一些民族先民在内。当时以烧山种畲和渔猎为生。 莫徭古代南方民族。始见于唐姚思廉撰《梁书·张缵传》。因“先祖有功,常免徭役”而得名。隋唐时分布在湖南及广东北部等地山区。以渔猎为生,用弓箭狩猎。婚姻用铁钴锛为聘财。与今瑶族之一部有渊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