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莎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莎菲陈衡哲,字乙睇,号莎菲,原名燕,江苏武进人。女。清光绪十六年生,1976年卒。上海教会女校肄业,赴美国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民国1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西洋史兼英语系教授,为北大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教授。后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民国22年参与发起创刊《独立评论》。民国34年被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指导研究员。建国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著有《西洋史》、《衡哲散文集》、《文艺复兴史》及短篇小说集《小雨点》等。 莎菲 莎菲丁玲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人物。她是一个寓居于北京的青年知识女性。她多愁善感,狂狷倨傲,在新潮流影响下,离家到北京,渴望“享有人生的一切”,追求美好的爱情。她爱苇弟的殷勤,却蔑视他的软弱和迂俗。在追求南洋华侨凌吉士的过程中,她倾慕凌吉士的美的外形,却鄙视他市侩的“卑劣的灵魂”。她怀着倨傲的心蓄意“征服”他,但每站在他面前时又往往为一种诱惑力所压制,吻了那年轻市侩又一脚把他踢开。莎菲是带有叛逆性格的个性主义者的形象,是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她的性格表现了五四以后处于彷徨苦闷状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某些精神特点。 ☚ 老马 胡国光 ☛ 莎菲 莎菲丁玲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主人公。莎菲是一个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她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但她却不怀恋。为了追求个性解放,她只身来到北京,患着肺病,蛰居在令人窒息的公寓里。黑暗的社会使她的追求幻灭,她忧郁、孤愤、彷徨、感伤,时时感到一种生的威胁和死的诱惑。她企求在追求理想的爱情中使苦闷得到排解和精神有所寄托,可是她不爱怯弱的、动不动就哭泣的苇弟,却又不忍峻拒他的感情。当她认识新加坡华侨子弟凌吉士后,凌的漂亮和丰仪煽动了她的心,她用搬家和请他补英语等方法千方百计接近他,愿意为他呈献出自己的一切。然而,当她发现凌吉士追求的是金钱、肉欲、升官、作资本家后,她曾厌恶他卑劣的灵魂,但又被他的仪态颠狂,甚至认为没有他, “就失掉了一切生活意义的保障了”,她不能自制地渴望得到凌吉士的拥抱和接吻。而当凌吉士终于拥抱她时,她觉得“满足了,胜利了”,同时“又鄙夷自己,伤心地哭了”。最后,她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耗去我生命的余剩”。莎菲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个性解放和理想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渴望,以及寻求出路的苦闷与绝望。“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也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茅盾《女作家丁玲》)。 ☚ 倪焕之 杜大心 ☛ 莎菲 莎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家丁玲1928年发表的早期代表作。莎菲是这部小说的主角。小说塑造了在新思潮影响下冲击封建家庭的知识女性——莎菲,她对旧礼教深恶痛绝,对黑暗社会满腔愤懑,强烈地要求个性解放,追求恋爱自由和新的生活,但由于没有找到正确道路,看不到光明和希望,因而思想苦闷、空虚、伤感,甚至绝望。莎菲就是这样一个虽然觉悟了却又没有找到出路的知识女性的最突出的代表。 ☚ 祥林嫂 五朵金花 ☛ 莎菲Sha Feimain character in Ding Ling’s novel Ms. Sophie’s Diar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