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荨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荨麻qiánmá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茎有细毛,皮肤接触时会引起刺痛。茎皮纤维也叫荨麻,可以做纺织原料。 荨麻qiánmá〈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螯毛,触时引起刺痛,茎皮纤维可作纺织原料。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蕁麻 蕁麻 qiánmá 亦稱“毛䕭”、“蠍子草”。蕁麻科,草本。披螫毛,觸之奇痛。葉對生,具齒牙,有托葉。花單性,穗狀排列。瘦果。莖皮纖維可紡織,製繩。種類頗多,北部習見者為焮麻,中部、黔、川習見者為裂葉蕁麻。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蕁麻》:“〔釋名〕毛䕭。時珍曰: 蕁字本作䕭,杜子美有《除䕭草》詩是也。”《三才圖會·草木》:“蕁麻生江寧府山野中,村民云,療蛇毒。”《通雅·植物》:“䕭麻即蕁麻。《圖經》有蕁麻,一作毛䕭。”清·查慎行《人海記》卷下:“塞山有毒草,中人肌膚,毒甚蜂蠆……俗名蠍子草。”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本草圖經本經外草類》。 荨麻药名。出《本草图经》。又名蝎子草。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 L.或狭叶荨麻U.angustifolia Fisch.ex Hornem.的全草。前者分布西北、华北、东北;后者分布华北、东北。苦、辛,温,有毒。祛风湿,活血,镇痉,解毒。 荨麻thickroot nettleUrtica macrorrhiza Hand.-Mazz.,又称粗根荨麻。荨麻科,荨麻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村旁、荒地,特产于云南西部。茎四棱形,疏被白色螫毛,皮肤接触时会引起刺痛。宋代唐慎微所著《政和证类本草·本草图经本经外草类》书中提及:“荨麻,生江宁府山野中,村民云,疗蛇毒。”《本草纲目·草部·荨麻》中也有记载:“荨麻,荨音寻。时珍曰:川、黔诸处甚多。其茎有刺,高二三尺。叶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药。上有毛芒可畏,触人如蜂蠆螫蠚,以人溺濯之即解。”叶对生,宽卵形或卵形;茎上部叶卵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粗牙齿;茎中部叶为重牙齿,有5条基出脉;叶柄长1~6 cm;托叶2枚合生。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雄花花被4枚,雄蕊4枚;雌花子房1室,与花被离生或合生。瘦果扁卵形,黄色。茎纤维可代麻或制人造棉。种子可榨油。 荨麻qián má《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荨麻(6)。药名。 荨麻qiánmá中药名。出《本草图经》。别名蝎子草。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Urticacannabina L. 或狭叶荨麻U. angustifoliaFisch. ex Homem. 等的全草。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辛、苦, 微寒, 有毒。祛风湿, 和血, 解痉。治风湿疼痛、产后抽搐、小儿惊风、荨麻疹, 煎服: 2 ~ 3 克。捣敷, 治蛇咬伤。麻叶荨麻全草含多种维生素及鞣质。 荨麻 荨麻萨珍本品为荨麻科植物宽叶荨麻Vrtica laetevirens Maxim.或裂叶荨麻Vrtica fissa Pritz.的干燥果实及地上部分。9—10月采收果实,除去杂质,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晾干水气,切段,用木棒敲打,微出香气,阴干。 ☚ 当归 双花千里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