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穴五输穴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十二经各有1个荥穴,即鱼际 (肺)、二间 (大肠)、内庭 (胃)、大都(脾)、少府 (心)、前谷(小肠)、足通谷(膀胱)、然谷(肾)、劳宫 (心包)、液门 (三焦)、侠溪(胆)、行间 (肝)。临床常用于发热等症。 荥穴五腧穴的一种,“所溜为荥”(《灵枢·九针十二原》)。荥穴就是十二经脉流注手足远端的穴。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其名称是:肺—鱼际,大肠—二间,心包—劳宫,三焦—液门,心—少府,小肠—前谷,脾—大都,胃—内庭,肝—行间,胆—侠溪,肾—然谷,膀胱—足通谷。 荥穴五腧穴之一。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临床多用于治疗热病。 荥穴xíngxué五输穴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十二经各有一个荥穴, 即鱼际(肺)、二间( 大肠)、内庭( 胃)、大都(脾)、少府(心)、前谷(小肠)、足通谷(膀胱)、然谷(肾)、劳宫(心包)、液门(三焦)、侠溪(胆)、行间(肝)。临床常用于发热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