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花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花锚 【名称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概况】: 异名 希赫日-地格达(蒙名)。 基源 为龙胆科花锚属植物花锚的全草。花锚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产2种,均入药。 原植物 花锚Halenia corniculata(L.)Cornaz(H.sibirica Borkn.;Swertia corniculata L.),又名西伯利亚花锚(《中国北部植物图志》)。 形态 一年生草本,直立,高20~70cm。根具分枝,黄色或褐色。茎近四棱形,具细条棱,从基部起分枝。 基生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crn,宽0.5~0.8cm,先端圆或钝尖,基部楔形,叶柄长1~1.5cm;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8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叶脉3条,在下面沿脉疏生短硬毛,无柄或具极短而宽扁的叶柄,柄长1~3mm。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花梗长0.5~3cm;花4数,直径1.1~1.4cm;花萼裂片狭三角状披针形,长5~8mm,宽1~1.5mm,先端渐尖,具1脉;花冠黄色,钟形,裂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7mm,宽3~5mm,先端具小尖头,距长4~6mm;雄蕊内藏,花丝长2~3mm,花药近圆形,直径约0.8mm;子房纺锤形,长约6mm,无花柱,柱头2裂,外卷。 蒴果卵圆形,淡褐色,长11~13mm,顶端2瓣开裂;种子褐色,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1.4mm,宽约1mm。花果期7~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02页.图475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林下及林缘。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收,阴干。 【化学】: 含1-羟基-2,3,4,7-四甲氧基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0;9(1):1235 [2] CA 1985;102:93006u 【药性】: 性味 甘、苦,寒。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 肝炎,脉管炎,外伤感染发烧,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研末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内蒙古中草药》:“治脉管炎及脉络损伤:花锚、白蒿、茜草、枇杷叶、紫草茸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3~4.5g,水煎服。” 水煎温服。 ” 每服3g,白糖水送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