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荚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灌木 > 檕迷 > 莢蒾
莢蒾  jiámí

即檕迷。

荚蒾liden viburnum

Viburnum dilatatum,忍冬科荚蒾属落叶灌木。染色体数2n=18,36,54,72。中国已有1000多年以上的栽培史。高约3m。单叶对生,宽倒卵形,长3~10cm。复伞形花序,径8~12cm,花白色,花期5~6月。核果近球形,深红色,果熟9~11月。广布于中国陕西、河南、河北、福建、台湾及长江流域各地,日本、朝鲜也有分布。喜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微碱都能适应,但以中性土壤为宜。适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耐寒,萌芽力强,耐修剪。用播种和扦插繁殖。种子有胚根及胚轴双休眠的特性。扦插繁殖可于5月下旬剪取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插之前可用1000~2000mg/L 吲哚丁酸快速处理插穗,生根率可达80%~90%。春季萌动前可裸根移栽。秋季落叶后行疏剪并剪除残留果序及枯枝。每隔2~3年,最好施基肥一次。


荚蒾枝叶秀美,花洁白,果艳红,宿存至冬,经久不变,适配植在宅院的阴处或半阴处,更宜布置在高层建筑群的空间绿地上。也可种在林缘或与其它花木搭配成景。
本属有200种,中国约有74种。常见栽培的有:香荚蒾(V.farreri)叶多少有皱折,圆锥花序长3~5cm,花先叶开放,芳香,花蕾粉红色,花开时为白色,高脚碟状,花期3月,是园林中最早开花观赏树木之一。核果矩圆形先红色后变紫黑,果期8~10月。产中国甘肃、青海、山东、河北及新疆等地。木绣球(V.macrocephalum)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幼枝、叶柄、花序轴、叶均被灰白色或黄色星状毛及绒毛。聚伞花序全由大型白色不孕花组成,花期4~5月。中国江苏、浙江、河北等地均有栽培。雪球荚蒾(V.plicatum ),落叶灌木,叶表面羽状脉甚凹下,聚伞花序全为大型白色不孕花组成,花期4~5月。产中国及日本。蝴蝶荚蒾(V.plicatum f.tomentosum),复伞形花序,有白色、大型之不孕边花,中部为两性花,淡黄色,辐状,花期4~5月。核果先红后黑,果熟9~10月。广布于中国华东、中南、华南、西南地区及陕西。此外,还有鸡树条荚蒾(V.sargentii)、欧洲荚蒾(V.opulus)、枇杷叶荚蒾(V.rhytidophyllum)、汤饭子(V.setigerum)、聚花荚蒾(V.glomeratum)、绵毛荚蒾(V.lantana)和南方荚蒾(V.fordiae)等。

荚蒾lindenviburnum

Viburnum dilatatumThunb.,忍冬科,荚蒾属。产于陕西、河南、河北及长江流域各省;日本、朝鲜半岛亦有分布。落叶灌木。小枝、芽、叶柄、叶片、花序及花萼被带黄色粗毛或星状毛。叶对生,倒卵状椭圆形,粗锯齿。聚伞花序,花冠白色。核果卵形,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喜光,稍耐阴,耐寒性中等,不耐水涝。播种繁殖(种子需经层积)。为著名观赏植物。根、枝、叶、果可入药。同属观赏种还有聚花荚蒾、雪球荚蒾和蝴蝶荚蒾(蝴蝶戏珠花)等。

荚蒾

别名鸡树条。落叶灌木,高3—4米。叶对生,广卵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果球形,熟时红色。分布于伊犁、塔城、阿勒泰西部地区。具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镇咳、止泻的功能。药用树皮、叶、嫩枝及果实。主治子宫出血及其他出血、肺热咳嗽、赤白痢肠胃炎、跌打损伤、疮疖、疥癣等病症。

荚蒾jiá mí

《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荚蒾(6)。药名。
【基原】为忍冬科植物荚蒾Viburnum dilatatum Thunb.的茎、叶。
【别名】檕迷 、挈橀(陆玑《诗疏》),羿先(《唐本草》),孩儿拳头(《救荒本草》)。
【性味】《唐本草》:“甘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小儿疳积。《唐本草》:“主浊,下气,消谷。煮树枝和粥以饲小儿,杀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半两至一两。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