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荚膜组织胞浆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荚膜组织胞浆菌

失能性真菌类生物战剂。组织孢浆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侵入人的网状内皮系统, 引起突然发烧、咳嗽、胸闷。

荚膜组织胞浆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Histoplasma capsulatum) 为卵圆形、单核的生芽细胞。在沙保培养基室温中孵育,产生白色至棕褐色棉絮样菌落,镜检可见小(2~4μm) 而圆至梨状的小分生孢子,或大(8~14μm)的、厚壁、椭圆形大分生孢子。本菌是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内真菌。有高度传染性,一般引起原发性、急性、良性的肺部感染。进行性、慢性、恶性的损害罕见。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所产生的抗体可作乳胶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和补结试验。在诊断上还可用组织胞浆菌素进行皮肤试验。

☚ 厌酷球孢子菌   申克孢子丝菌 ☛

荚膜组织胞浆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为双相型真菌。在宿主网状内皮细胞和周围血细胞内呈酵母菌型(图1),以发芽方式繁殖; 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37℃下孵育)或在条件合适的土壤中为霉菌型。患者的血液、骨髓、痰、粘膜溃疡、脾或淋巴结穿刺液涂片,用Giemsa染色可在细胞内见许多象利什曼原虫的卵圆形小体,直径1~5μm,中央浓染,周围有荚膜样不染色环,但并非荚膜。在沙氏(Sabouraud)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培养10天左右开始生长。菌落初为圆形、表面有较大的皱折,气生菌丝初为白色棉花样,后变为淡黄色以至棕色。镜检可见菌丝中间有横隔和分枝。在菌丝顶端或侧枝上有2.5~3.0μm的圆形小分生孢子,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在陈旧的培基上生长1~2月后,形成直径8~20μm的厚壁大分生孢子(图2),其表面有棘突似齿轮,是诊断的重要形态学依据。

图1 小鼠肝脏巨噬细胞中的酵母型荚膜组织胞浆菌

图2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大分子孢子


1972年Kwon-Chung发现本菌具有两性生殖期,在一定条件下,不同菌株的两种菌丝先缠在一起,以后逐渐形成80~250μm的闭囊壳,其中含有许多子囊果,每个子囊果中含有8个透明而光滑的子囊孢子。这种子囊孢子有雌雄两性,结合后产生典型的分生孢子。本菌的有性繁殖期称为荚膜埃莫菌。
本菌酵母型和霉素型都能致病。实验动物中小鼠最敏感,1~10个孢子滴鼻或腹腔注射即能感染。大动物中狗最敏感。从土壤中分离本菌,应用小鼠腹腔注射法,可获得较高的阳性率。孢子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4年,在4℃河水中能存活621天,在37℃水中能存活62天,在1~2‰福尔马林中经24小时方能灭活。
荚膜组织胞浆菌易于大量生产,孢子对干燥、温度及化学消毒剂抵抗力较强。人对本菌易感,患病后失能期长,住院期常超过6个月。常发生实验室感染。目前尚无实用的菌苗。根据上述特点,美国深入研究本病的M. L.Furcolow认为本菌是比较理想的失能性生物战剂。
☚ 球孢子菌病的流行病学   组织胞浆菌病 ☛
000210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9: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