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草 草草(~海;水~;哀~;寸~) 莽卉 稿 软茵 另见:花草 香气 饲料 生长 茂盛 柴草 ☚ 草 各种草 ☛ 草海中国贵州西部岩溶淡水湖。古称松波湖,又称南海子、八仙海。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城西南,湖略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20km,宽2~8km,周长约70km。湖水面海拔2167m,水深一般为2~3m,最大湖水面积约45km2,蓄水量约1亿m3。由于围垦面积缩小,现为25km2,控制流域面积380km2。湖外还有大小海子(湖泊)100多个。 草海 草海草海地处海拔2200米的威宁县城旁,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所之一,也是贵州高原天然的淡水湖,湖水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林木茂密,构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铁桥 ☛ 草海 草海Caohai又称南海子、八仙海。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湖泊。在贵州省西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46.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2米,蓄水量为1亿多立方米,湖面海拔2000多米,居贵州湖泊海拔之首。草海原为石灰岩盆地,它发育于船舱形的背斜层之上,轴向西北—东南,轴部的下石炭纪浅灰色块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等,经长期侵蚀、溶蚀,形成了这一大型高原溶蚀缓丘盆地。早期洼地曾有集水。清道光二十七年,这里阴雨连绵,山洪瀑发,砂石阻塞盆地底部的溶洞积水而成湖泊。近年来由于开沟排水围田,草海面积大大缩小,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草海水产丰富,主要出产细鱼、鲤鱼、荷包鱼等鱼类,细鱼是草海名贵特产。野鸭、大雁、鹭鸶、黑颈鹤等多在此栖息、繁衍,是我国高原上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场所。据观测调查,草海每年10月中旬后,这里的候鸟和留鸟共有110种,数量至少在10万只以上。现已建立自然保护区。草海还生长有170多种水生植物。这些生物遗体在水下分解不完全,就在湖底堆积成厚度不一的草灰层。其内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特别是大量的腐殖酸,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天然肥料资源。 ☚ 巢湖 滇池 ☛ 草海 草海位于县城西。因繁生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而得名。县志载,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春夏,因霪雨、山洪倾泻,西部平原洪水注成此高原盆地之湖。实则可能是20万年前地壳剧变,几经消失复苏演成。此湖汇集四方来水不外流,而注入消水溶洞成地下水,故以大面积高原溶湖而闻名。海拔2200米,湖底平浅,水深2米,水面45平方公里。旖旎的江南秀色与粗犷的草原风光,于此并呈交织。四周列岫拱卫,小岛孤踞湖心,人称水上公园。四时花草如海,飘摇于澄湖碧波上下,俨然水下森林。况兼雁阵行远空,群鸟海潮鸣,更添磅礴气象。土产海狸、长尾雉等数十种珍贵动物,170多种水生植物。威宁细鱼,更以肉嫩味美饮誉遐迩。1992年辟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黑颈鹤、灰鹤等珍稀鸟类及高原湖泊生态系统。 ☚ 10.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三、铜仁、凯里、都匀旅游区 ☛ 草海 草海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0公里。湖面高程2170米时,面积45.5平方公里,最大水深5米,平均水深3.1米,容积1.4亿立方米,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和最大的鸟海,有“高原明珠”、“鸟的王国”之称。四面环山,景色壮丽。盛产鲫鱼、鲤鱼、草鱼、鳙鱼、麦穗鱼(即“草海细鱼”)及黑颈鹤、鸬鹚、斑头雁、白琵鹭、针尾鸭等珍禽。 ☚ 天鹅湖 红枫湖 ☛ 草海 草海在贵州省威宁县城西南郊。是贵州省最大淡水湖。面积45平方公里。因湖内多芦苇、蒲草类水生植物得名。湖周有双龙泉、龙王泉、西门外泉等众多源泉,草海终年不竭。其外围有大、小海子100余处,如众星拱月般构成一个高原湖泊系统。湖中有蓬莱岛、羊关山岛。水上则群鹤起舞,大雁高翔,鹭鸶出没。湖区还有龙王庙、斗姥阁、六洞桥、观海楼、观鹿台等古建筑群。80年代以来,贵州省积极推行草海旅游建设,为该省主要旅游区之一。 ☚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飞云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