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
公元前227年,秦王政派大将王翦率兵进攻燕国。曾经为质于秦的燕太子丹为了挽救燕国的灭亡,派刺客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荆轲为了取得秦王信任,遂以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东南)地图和秦国将军樊于期的人头作为觐见礼。樊于期曾因得罪于秦,逃亡至燕,听说荆轲入秦行刺,自刭而死。太子丹又选派燕国勇士秦舞阳为副,同荆轲随行。出发前,太子丹及宾客送至易水之上, 高渐离击筑(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荆轲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至秦后,荆轲用重金收买了秦王宠臣蒙嘉,得以觐见秦王。秦王听说荆轲带了督亢地图和樊于期人头, 立即召见荆轲。荆轲在咸阳宫呈现地图时,事前已在图内藏有匕首。秦王展图观看,图穷而匕首现。荆轲立即上前,左手抓住秦王衣袖, 右手持匕首向秦王猛刺。秦王见状大惊,环柱而走。秦王虽身佩长剑,一时又抽拔不及。在左右的提醒下,他才把剑从背上抽出,斩断了荆轲左股, 荆轲用右手向秦王投去匕首,未能击中,秦王又挥剑一击,荆轲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