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荀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荀攸157—214东汉末曹操谋士。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家庭,幼有才名。何进当政,以海内名士,征攸为黄门侍郎。攸与何颙等谋暗杀董卓未果,后归曹操,任汝南太守。从操征张绣、吕布、袁绍等,先后谋策十二项,被任为尚书令。建安十九年(214年)随曹操进攻孙权,病死于途。 荀攸荀攸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敏于见机/算无遗策,通权达变/智可及,愚不可及 荀攸之智,荀彧之谋,并为人们所称道,作为曹操的军师,荀攸更直接地参与曹操集团的重大决策。曾建奇策十二,是曹操集团不可或缺的智囊人物,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韬略家。 荀攸157—214东汉末曹操谋士。字公达,颖川颖阳(今河南许昌西)人。祖父昙乃广陵太守,父彝为州从事。出身于士族家庭。东汉末,大将军何进秉政时,征海内名士共二十余人,他应征拜黄门侍郎。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求为蜀郡太守,因道绝不得至,遂驻于荆州。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后,征他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参赞军事,以为军师。建安三年(198年),从征张绣。他所提缓攻以待张绣离刘表之策未被曹操采纳,致操军不利时,他又设奇兵复战,大破之。又出谋击败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袭乌巢,大破袁绍。建安七年(202年),从讨袁谭、袁尚等。前后克敌,凡画奇策十二。遂以功封陵树亭侯,后转为中军师。魏国初建时,为尚书令。建安十九年(214年),从曹操攻孙权,病死途中。 荀攸157—214曹操谋士。字公达,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侄。东汉末何进秉政,征拜黄门侍郎。不久因谋诛董卓,被捕入狱。卓死获释,被曹操征为汝南太守,后为其军师,从征张绣、吕布、袁绍等,屡进计谋,被曹操视为谋主。魏国建立后,任尚书令。后从征孙权,病死于途中。 荀攸157~214东汉末曹操谋士。字公达,颍川颖阳(今河南许昌西)人。出身于士族家庭。东汉末,大将军何进秉政时,征海内名士20余人,他应征拜黄门侍郎,求为蜀郡太守,因道绝不得至而驻于荆州。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后,征他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参赞军事,以为军师。建安三年(198年),从征张绣。他所提缓攻以待张绣离刘表之策未被曹操采纳,致操军不利时,又设奇兵复战,大破之。后出谋击败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袭乌巢,大破袁绍。七年(202年),从讨袁谭、袁尚等,克敌后以功封陵树亭侯,又转为中军师。魏国初建时,为尚书令。十九年(214年),从曹操攻孙权,病死途中。 荀攸157—214字公达,东汉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名族,荀彧之侄。初为黄门侍郎。继归曹操为军师,参谋重大军务,官至尚书令。后随曹操攻孙权,病死于途。 荀攸157—214三国时曹操谋士。字公达。荀彧从子。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士族。东汉末,何进当权时,任黄门侍郎。后为曹操军师,从征张绣、吕布、袁绍等,屡进奇策,封陵亭侯,任为尚书令。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随曹操攻孙权,病死途中。 荀攸157—214字公达。东汉末颍川颍阴(河南许昌)人。士族出身,曹操谋士。在复杂的权势之争中应付裕如,被曹操称为贤人。有临敌应变之能。从征张绣、吕布,操均用其计取胜。官渡之战时,建议偷袭袁绍粮车及屯粮要地鸟巢(河南延津东南)。建安八年(303)提议利用袁谭、袁尚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略取袁氏所据之地。曹操说: “前后克敌, 皆攸之谋也。”终官尚书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