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胴枯病tea Macrophoma stem blight茶树枝干部病害之一。中国浙江、湖南有发病报道,日本也有发生。 症状 茶丛中上部半木质化枝干的近基部被侵,形成淡褐色或褐色并逐渐扩大成环状的病斑。后期病斑上散生有小黑点。发病重时, 病部以上枝叶常常枯死。 病原 大茎点菌学名为Macrophoma sp.属球壳孢目球壳孢科无色单胞族大茎点菌属。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顶端有孔口, 圆锥形, 内壁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线形,无色,单胞, 顶端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直或略弯,无色,透明,单胞, 长宽为15.7~23×7.3~9.7微米。大多数分生孢子内含油球一至数个。 
侵染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 翌年温、湿度适宜时, 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而传播。一般在荫蔽、潮湿、通风不良、排水不良的茶园发生多。 防治 适时中耕除草, 注意开沟排水, 不偏施氮肥, 结合修剪清除有病枝梢。发病严重的茶园,早春喷用50%托布津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茶胴枯病tea macrophoma stem blight茶树枝干病害。浙江、湖南等省茶区已有报道;日本也有发生。在茶树半木质化的枝干上形成浅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病部上方的枝叶常枯死。病原菌Macrophoma sp.,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器孢子长椭圆形无色透明单胞,大小15.7~23μm×7.3~9.7μm。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通风、排水不良的茶园发病较重。宜加强茶园管理,开沟排水;发病严重茶园可喷洒杀菌剂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