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代史概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史概述

古代史概述

壮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早在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今壮族地区已有人类居住、繁衍。迄今发现的柳江人、麒麟山人、西畴人等近二十处人类化石地点,一百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桂林甑皮岩、柳州鲤鱼嘴、横县西津、邕宁长塘、南宁豹子头、扶绥敢造、隆安大龙潭等三百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田东、宾阳、武鸣、恭城、平乐等地的大批春秋战国墓葬,以及左江流域和云南麻栗坡发现的一批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原始崖画,说明了壮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研究,壮族是由古代的骆越、西瓯发展而来(骆越、西瓯是当地原始居民的后裔),在其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中,逐渐融合其他一些民族而形成。据史书记载,壮族先民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称谓,周秦时期称骆越、西瓯、南越或濮,汉代以后称乌浒、俚、僚、俍或侬人;南宋后始有僮(读音壮)人之称。各地壮族自称亦不同,有布壮、布越、布土、布侬、布傣、布曼、布板、布沙、布隆等二十多种。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后,统一称为壮族。
秦代以前,今壮族地区属徼外之地(部分地区属楚国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王朝发兵统一岭南地区,设立南海、桂林和象郡。今壮族大部分地区属桂林郡统辖,一部分属南海、象郡、长沙及黔中郡所辖。从此,壮族先民聚居区开始处于中央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成为祖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秦末汉初,今壮族地区属南越国辖地,一部分属夜郎国地。汉武帝于元鼎五年(前112年)出兵平定南越国,统一岭南,析秦之三郡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九郡,今壮族地区属苍梧、郁林、合浦郡统辖,隶属交州;桂北、柳北、河池地区西部、滇南、湘西南地区则分属荆州零陵、武陵郡和益州的牂牁郡。汉始元五年(前82年),诏封亡波为句町国王,今云南省文山及百色、西林、田林、隆林等地属句町国统辖。三国时代为吴国辖地,今云南省文山地区属蜀国兴古郡。晋朝属广州,一部分地区属交州和湘州。南朝宋、齐隶属广州、越州和湘州。隋朝属扬州,部分属荆州。唐朝属岭南道,后属岭南西道,部分地区先后属南诏国、大理国和江南道。宋朝隶属广南西路,部分属荆湖南路和广南东路所辖。元朝置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和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隶属湖广行省,桂北全州属岭北湖广行省,云南省广南、富宁属广南西路宣抚司。明朝置广西承宣布政使司,部分属广南府和广西府。清代隶属广西省,部分属广东、云南、贵州和湖南省。
秦以前,今壮族地区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过渡时代。秦始皇出兵统一岭南后,在今壮族地区推行郡县制,实行封建统治,其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秦末汉初,割据岭南立国称王的赵佗,针对当地的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及其社会历史特点,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吸收当地越人首领参与王国的政权管理,不干预越人内部事务,让当地的民族首领“主民如故”;尊重越人习俗;鼓励汉越通婚;帮助越人发展生产;革除“相互攻击”陋习;改善与邻地民族的睦邻友好关系等等。赵佗的“和辑百越”政策,开创了我国因地因民施政的民族政策的先河,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承。汉武帝发兵统一岭南后,继续推行“以其故俗治,毋赋税”的民族政策。南朝宋、齐王朝推行俚郡、左县制度。唐宋王朝推行羁縻制度。元明王朝推行土司制度。这些政策制度的实质,都是“以夷制夷”的羁縻政策,其共同点都是“推其雄长为首领,籍其民为壮丁”,由中央王朝授以土酋官职,让他们世承官职,世统其民,“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达到统治其地其民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维护了壮族地区社会的安定,促进了壮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朝中叶以后,由于土司制度已发展到与中央封建集权制的矛盾,严重阻碍壮族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于是,中央王朝采取“改土归流”措施,废除土官特权,改由流官充任各级官职,一切政策制度基本与内地相同,促进了壮族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也造成了壮族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壮族是一个富于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壮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为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早在二千多年前秦始皇进军岭南时,就遭到西瓯部族的奋起抵抗,重创秦军,其统帅屠睢被击毙,其军“流血伏尸数十万”,使之“三年不得解甲驰弩”。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壮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此伏彼起,绵延不断。如东汉时期句町王邯、承反抗王莽统治的斗争、唐代西原州的黄峒起义、侬智高反宋斗争、区希范起义、抚水蛮起义,明代的潘积善起义、古田起义、八寨起义、韦郎达起义、王老念起义等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及其地方势力。另一方面,壮族在维护祖国统一及抵抗外国侵略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安禄山攻破两京,当时何履光就率领岭南五管兵到南阳一带作战;金兵围攻开封,壮族兵丁就起勤王之师到过开封;南宋的苏缄率领壮族兵丁抗击交趾侵略的邕州保卫战;瓦氏夫人带领俍兵远征江浙沿海抗击倭寇以及云南维摩壮族抗击交趾入侵者的斗争等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推动着壮族社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农民起义领袖、杰出人物和巾帼英雄。如译吁宋、黄乾曜、黄少卿、潘长安、真崇郁、武承裴、韦敬简、侬智高、区希范、蒙会国、潘积善、瓦氏夫人、韦朝威、莫彦恭、覃朝鲜、梁公竦、韦万皇、韦万秀、梁公合、龙受福、韦千里、韦潮振、陈永受、谢利、吴宗显、潘父䓗、韦郎要、沙定州、韦郎达、王老念、温大林,等等。
有关壮族历史,除口头传说外,散见于二十五史和有关地方志书、见闻录、游记、诗文及其它汉文典籍中。其中虽不乏猎奇、贬辱和歪曲的成份,但对于研究壮族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历史类   壮族与岭南古代居民的体质关系 ☛
000001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