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茶园适用农药pesticides suitable fortea plantation适宜于茶园中使用的化学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它除了必须对防治对象有高度活性、使用剂量较低、有较广或一定的作用谱、对高等动物急性和慢性毒性较低等特点外, 还必须考虑如下几点: ❶在有效使用剂量下, 在较短时间内能完全或大部降解; ❷在加工过程中较易挥发和热解; ❸对茶叶色、香、味无不良影响。目前适用于中国茶园的农药有如下种类: 敌百虫 一种有机磷杀虫剂, 对茶尺蠖、茶毛虫、刺蛾类、卷叶蛾类等鳞翅目食叶害虫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黑刺粉虱、小绿叶蝉也有一定的效果。使用剂量一般为每亩90%结晶体100~125克(合1 000倍稀释液)。安全间隔期5~7天。 敌敌畏 一种有机磷速效杀虫剂,水解速度快,因此在茶叶上施用后, 残留量较小。敌敌畏对昆虫具有强触杀和熏蒸作用, 兼具胃毒作用, 对卷叶蛾类、茶尺蠖,茶毛虫等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的幼虫有特效, 并可兼治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黑刺粉虱。由于敌敌畏残效短, 因此对小绿叶蝉、蓟马等世代、虫态重叠的害虫常需多次重复喷药。使用剂量为每亩80%乳剂75~150克 (合1500倍稀释液)。1979年中国颁布的茶叶中允许残留标准为0.1ppm,安全间隔期6天。 乐果 一种有机磷内吸性杀虫剂。对茶蚜和小绿叶蝉有特效, 对部分咀嚼式口器害虫如茶梢蛾幼虫的蛀叶阶段也有良好效果。每亩40%乳剂用量为40~62.5克(合2000~3 000倍稀释液)。也可兼治黑刺粉虱、茶尖绵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每亩40%乳剂用量100~125克(合1 000倍稀释液),对茶叶螨类只能杀成螨、若螨, 对螨卵效果差, 因此在喷药后7天左右再重复喷药一次, 方可收到良好效果。1979年中国颁布的茶叶中允许残留标准为1ppm, 安全间隔期10天。 马拉硫磷 又名马拉松,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可用以主治各种盾蚧、蜡蚧、黑刺粉蛾、茶黄蓟马, 兼治小绿叶蝉、茶尺蠖、卷叶蛾类, 对茶叶螨类只有杀成螨和幼螨的效果, 对螨卵无效。每亩50%乳剂用量100~150克〔合800倍(蚧类)~1 000倍稀释液(小绿叶蝉、茶尺蠖等其它害虫)〕。1979年中国颁布的茶叶中马拉硫磷的允许残留量标准为1ppm, 安全间隔期10天。 亚胺硫磷 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除对蚧类具特效外,还对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效。可用以主治各种蚧类, 兼治茶尺蠖、小绿叶蝉、茶黄蓟马、黑刺粉虱等害虫。对茶叶螨类的成螨、若螨有杀伤力, 但对螨卵无效。每亩25%乳剂用量100~150克〔合800倍 (蚧类)~1000倍稀释液(其它害虫)〕。1979年中国颁布的杀叶中允许残留标准为0.5ppm,安全间隔期5(雨天)~7(晴天)天。 杀螟硫磷 又名杀螟松,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对茶尺蠖、油桐尺蠖、卷叶蛾类、刺蛾类等害虫有特效,且可兼治小绿叶蝉、黑刺粉虱、日本龟蜡蚧、茶长绵蚧等害虫。使用剂量为每亩50%乳剂100~150克(合1,000倍稀释液)。1979年中国颁布的茶叶中允许残留标准为0.3ppm, 安全间隔期10天。 辛硫磷 又名倍氰松、肟硫磷, 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对光线很敏感, 易于光解, 在日光下一天即已大部光解。应尽量在傍晚或阴天使用, 以减少光解和增加接触害虫的机会。辛硫磷具强触杀作用, 兼具胃毒作用, 对尺蠖类、刺蛾类、蓑蛾类等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的幼虫具特效, 此外对多种盾蚧(如长白蚧、椰园蚧等)和蜡蚧(如角蜡蚧、龟甲蚧)、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也有良好效果。对各种茶树叶螨类只能杀成螨和若螨, 对螨卵无效。因此只有短的残效,必须在喷药后三天左右重复喷药才能杀死新孵化的幼螨。每亩用60%乳剂75~100克(合1500倍稀释液)。1979年中国颁布的茶叶中允许残留标准为0.5ppm,安全间隔为3天(晴天)~5天(阴天)。 喹硫磷 又名喹噁硫磷, 是一种有机磷杀虫杀螨剂。有强触杀和胃毒作用,每亩用25%乳剂100~150克(合1000倍稀释液), 对茶尺蠖、茶毛虫、茶蚜、蚧类、小绿叶蝉等多种茶树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可用以主治茶叶螨类、蚧类, 兼治其它茶树害虫, 残效期3~5天。安全间隔期8~10天。 二氯苯醚菊酯 又名除虫精, 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第一个用以防治农业害虫的药剂。对昆虫具有强触杀和胃毒作用, 无内吸性。对茶尺蠖、茶毛虫、刺蛾类等多种茶树鳞翅目食叶类害虫有高效, 还可兼治茶蚜、小绿叶蝉等多种茶树害虫, 但对茶叶螨类无效。每亩使用剂量为10%乳剂12.5~20克(合6000~8000倍稀释液)。1979年中国颁布的茶叶中允许残留标准为3ppm, 安全间隔期为3天。 溴氰菊酯 又名敌杀死,是一种新发展的拟除虫菊酯类神经毒剂。触杀性强, 兼具胃毒作用。它对昆虫的毒性极强, 每亩有效成分用量仅0.6克,是目前杀虫剂中杀虫活性最强的一种。对茶尺蠖、茶毛虫、刺蛾类等多种茶树鳞翅目食叶类害虫有高效, 还可兼治茶蚜、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多种茶树害虫, 但对茶叶螨类无效。每亩使用剂量为2.5%乳剂12.5~20克(合6000~8000倍稀释液), 安全间隔期3天。 杀灭菊酯 又名速灭杀丁, 是一种新发展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茶尺蠖、茶毛虫、刺蛾等鳞翅目食叶类害虫和小绿叶蝉有高效,还可兼治茶蚜、黑刺粉虱等害虫。每亩使用剂量为20%乳剂12.5~20克(合6000~8000倍稀释液)。安全间隔期10天。其它见溴氰菊酯。 巴丹 又名杀螟丹, 是以海边一种环形动物——沙蚕体内分离出的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为基础而合成的杀虫剂, 对昆虫具强烈的胃毒和触杀作用, 也有一定内吸作用。喷施到茶树上后迅速转化成沙蚕毒。对茶尺蠖、茶细蛾、卷叶蛾类、茶毛虫等多种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的幼虫, 茶叶象、绿鳞象等鞘翅目害虫和小绿叶蝉等均有良好效果, 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每亩用9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合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5天。 鱼藤精 将多年生豆科藤本植物——鱼藤根中所含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加工成的农药, 是一种植物性杀虫剂, 有效成分是鱼藤酮。鱼藤精对昆虫具触杀和胃毒作用,每亩7.5%乳剂用量125~150克(合800倍稀释液), 对茶尺蠖、茶蚕、卷叶蛾类、蓑蛾类、刺蛾类、黑刺粉虱、茶蚜等茶树害虫有良效, 且对茶芽具刺激效应。加入0.4%中性皂可以提高效果。安全间隔期7~10天。 伏杀磷 一种有机磷杀虫杀螨剂, 具强触杀和胃毒作用。每亩用50%乳剂50~100克(合1500~2000倍稀释液), 主要用以防治各种茶叶螨类和茶蚜,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苏联、印度、日本等产茶国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日本规定安全间隔期为7天。 波尔多液 一种保护性无机铜杀菌剂, 系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置而成, 有效成分主要是碱式硫酸铜。在茶树上一般使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对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褐色叶斑病等多种叶部病害和地衣、苔藓类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对人、畜毒性极低, 但对成茶品质影响较大, 只宜在非采摘季节使用, 阴雨天不宜施用, 以免药害。 硫酸铜 又名蓝矾、胆矾。对植物药害较大, 目前主要用作波尔多液的原料, 也可直接使用200~500倍液防治茶饼病、茶网饼病和茶红锈藻病等枝叶病害。一般喷药后10天即可采茶。 石硫合剂 全称石灰硫黄合剂, 是一种无机硫素杀菌杀虫剂。茶树上主要用以防治蚧、螨类和许多病害。茶园中使用浓度为0.3~0.5波美度, 本剂对茶叶质量影响很大, 且对茶树易产生药害, 因此生长季节不宜使用。 代森锌 一种具保护作用的广谱性有机硫杀菌剂。茶树上用6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云纹叶枯病, 轮斑病, 白星病等多种叶部病害, 效果良好。施药后15天可采茶。8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对茶橙瘿螨、茶叶瘿螨防治效果良好。 托布津与甲基托布津 均为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杀菌剂, 兼具保护与治疗作用。托布津又名乙基托布津、统朴净。相同剂量下, 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优于托布津。对茶饼病、云纹叶枯病、轮斑病、茶炭疽病、茶芽枯病等芽叶病害与茶梢黑点病等枝干病害效果良好。使用浓度为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施药后15天可采茶。 多菌灵 又名苯井咪唑-44号、棉萎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杀菌剂。5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茶芽枯病、云纹叶枯病等芽叶病害与茶梢黑点病等枝干病害, 效果良好。喷药后10天可采茶。 灭菌丹 又名费尔顿、法尔顿。是一种广谱的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对茶云纹叶枯病、轮斑病、茶白星病等多种叶部病害有良好效果。使用浓度为4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施药后10天可采茶。 农用抗菌素 简称农抗, 是由微生物代谢形成并在低浓度下能抑制或杀灭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80年代以来, 农用抗菌素已逐步试验应用于茶树病害防治, 其品种有: ❶放线酮,又名放线菌酮,农抗101。使用30~50ppm药液对茶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炭疽病等效果良好。施药4天后可采茶。使用时对皮肤略有刺激作用, 本剂不耐贮藏。 ❷多抗霉素, 系链霉菌分泌的多组分抗菌素,具有相当广泛的抗真菌谱,能抑制真菌细胞壁与孢子的形成。使用浓度100ppm, 对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效果良好。施药后一般5~7天可采茶。 ❸井冈霉素, 系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分泌的弱碱性水溶性多组分抗菌素。使用浓度50ppm对茶枝黑腐病等效果较好。 ❹庆丰霉素, 系庆丰链霉菌分泌的碱性水溶性核苷类抗菌素。抗菌谱广, 对茶饼病和云纹叶枯病, 效果良好, 使用浓度为100 ppm。 五氯硝基苯 又名掘地生, 土粒散、PCNB。是一种土壤杀菌剂。对土壤传染的病菌防治效果显著,对紫纹羽病、白纹羽病和白绢病等根部病害有良好效果,每亩用70%粉剂1~2.5千克适量细土拌匀后施于土表,再翻入土中。施用时尽量不要接触茶苗、茶根, 避免药害。 比锈灵 又名吡喃灵, 是一种杂环类杀菌剂, 对茶饼病兼具保护和铲除效应, 在活体外4ppm, 即可完全抑制茶饼病菌孢子萌发, 在接种茶饼病菌孢子后6天用500ppm浓度处理茶树可控制疱斑发展。使用剂量每亩只需50%可湿性粉剂50克 (合2000倍稀释液)。残留期可达3周以上, 并对茶芽具刺激效应。 十三吗啉 一种杂环类杀菌剂, 在茶树体内具有强烈的向上输导作用。对茶饼病具特效, 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喷施75%十三吗啉乳剂0.1~0.15%药液,可抑制茶饼病菌孢子的形成和释放,0.5%药液对茶饼病有治疗作用。使用剂量为每亩75%乳剂12~24毫升。田间残效可达半个月以上,并对茶芽生长有刺激效应。降解速度较快。安全间隔期10天。除对茶饼病有特效外, 还对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有防治效果。 茶园适用农药pesticides suitable to tea garden适宜于茶园中使用的化学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茶叶是一种饮料,选用农药比其他农作物有更高的要求,应考虑到:对防治目标高效,使用有效剂量较低;对人畜和生态系中的有益生物种群低毒或无毒;性质不过于稳定,在生态条件下较易或易于降解,在喷施后7~10天不致残留,有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浓度需符合食品中的残留允许限量标准。目前在茶园中适用的杀虫剂品种有:敌敌畏、马拉硫磷、乐果、喹硫磷、杀螟硫磷、辛硫磷、亚胺硫磷、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天王星)、杀灭菊酯、扑杀灵和巴丹(杀螟丹);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锌和百菌清;除草剂有:百草枯、草甘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