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耕作cultivation for tea plantation利用工具或机械对茶园进行能影响到土壤性状和地力变化的作业。它是茶园土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茶叶增产提质的一项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从其对于土壤的作用和茶树根系的影响来看, 可以分为深耕、浅耕、免耕。其中深耕、浅耕统称中耕, 它和除草往往是结合进行或同时间内完成的。免耕则是在建园时深耕, 施足底肥的前提下, 免除常年不必要的耕锄或者停止耕锄。茶园耕作在中国由来已久, 早在唐末五代之间, 韩鄂所编的《四时纂要》中就有关于茶园耕作的记载, 至今仍在中国广大茶区, 特别是在山地茶园中施行。所谓“七挖金八挖银”;“春山挖破皮,伏山挖见底”; “行间深挖,丛边浅挖”; “三年不挖,只有摘花”等等农谚, 对茶园耕作的时期, 深度和年限,都作了形象的表述。随着茶叶科学的发展, 茶园耕作管理技术也已经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 如追肥结合除草, 深耕结合施有机肥, 耕作因树因地制宜以及采用畜力, 机具耕作等等。耕作主要的作用有: ❶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条件, 有利于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活动, 加快了物质的分解转化, 从而使土壤有效养分数量增多; ❷把表层较肥的土壤,连同杂草、枯枝落叶等有机残落物翻埋入土, 供茶树吸收利用。把下层生土翻到表层,有利于熟化土壤加厚耕作层; ❸可起到除草和杀虫灭菌的作用; ❹可促进根系更新。但是, 耕作不合理, 会使表层土壤结持力降低, 使坡地茶园水土流失;在干旱季节耕作,会使土壤失水过多;深度较大的耕作会过多地伤断茶树根系, 耕作方法可分: 深耕 茶树停采封园后在原耕深基础上加深耕层的作业。通常深度一般在12厘米以上。深耕时期, 中国南岭以北广大茶区, 以8~10月进行为好。深耕深度应随茶园类型、种植方式、土壤条件和茶树生长情况,区别对待。一般认为间作茶园在未改造前, 行间土壤深耕, 应随间作物进行; 对管理粗放, 茶树衰老多采春茶、少采夏茶、不采秋茶的茶园, 可按原来的习惯深度进行; 对那些土层深厚而心土粘结, 在种植前又未曾深耕破土的茶园, 可在行间进行30~50厘米的深耕; 对茶树种植前以及茶树更新前后的茶园土壤, 则需进行深度为30~50厘米的深耕;对一般高产茶园,进行25厘米左右的深耕; 对土层浅薄,茶树根系裸露,水土冲刷严重的茶园, 只宜培泥加土, 不宜深耕。深耕可以年年进行也可隔一、二年进行一次。但深耕必须结合增施有机肥或铺草培土进行, 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浅耕 用耙耕翻和疏松土壤耕层的作业。是茶园经常性的管理作业之一, 深度一般在3~12厘米,多在茶叶生产季节进行。浅耕的主要作用在于疏松茶园表层土壤, 根除杂草, 浅耕次数依土壤板结程度, 杂草生长情况以及茶园类型而定。幼龄茶园土壤覆盖度小,杂草容易生长, 浅耕次数比成龄封行的茶园要多, 投产的专业茶园, 由于采茶、施肥、除虫等田间管理作业比较频繁, 浅耕次数比间作茶园要多, 茶园浅耕应及时进行, 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次: ❶春茶前: 促进春茶早发。中国广东省南部茶区, 多在2月进行; 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 在3月进行;山东省一些茶区,则要在4月上中旬进行。一般深度多在10厘米左右。 ❷春茶末: 由于春茶采摘批次多, 土壤被踩踏板结, 它具有松土和蓄水的作用。一般多选择在“梅雨”之前5月中下旬进行。深度为8~10厘米。 ❸夏茶后: 浅耕既可消除杂草, 又能切断毛细管, 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从而增强了茶树的抗旱能力。深度一般为5~8厘米。 ❹秋茶末: 这次浅耕有利于减少第二年杂草危险。选择在杂草结籽前进行。一般深度为3~5厘米。实施时,可在每季茶叶追肥前结合除草进行。浅耕方法, 多采用齿耙人工浅耕, 它具有工作质量好的优点,但效率低。60年代开始采用畜力浅耕, 它虽能提高工效, 但质量较差。70年代以来, 已采用机械浅耕。 免耕 是当今世界范围重视的一种新的耕作方法, 多应用于一年生作物。在多年生茶树上运用, 中国始见于70年代初期, 至今, 已在一些主要产茶省区, 如贵州、浙江、四川、江苏、云南、福建等茶区进行小面积示范与推广。茶园免耕的基本内容是:新建茶园时, 在深耕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增加茶树种植密度, 并用综合的栽培技术, 使茶树在种植后迅速覆盖地面, 然后, 免除一切不必要的耕锄。免耕不仅节省了茶树栽培过程中的工本开支, 而且还避免了耕作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茶树根系的损伤等弊病, 加上茶树树冠的覆盖,以及每年脱落覆盖地表的枯枝落叶层,有效地阻止了自然或人工降雨对茶园地面的冲击, 还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有机质, 减少了径流而造成的水、肥、土损失。 但免耕的土壤容易板结, 影响土壤通气性质, 根系生长受阻碍, 对吸收养料不利, 进而缩短了茶树丰产时期。 茶园耕作cultivation for tea plantation茶园土壤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利用工具或机械疏松土壤,增加有效土层,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为茶树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并有清除杂草和促进根系更新的作用。茶园耕作包括: ❶茶树种植前园地开垦。将土地全面深翻至70~80 cm。 ❷茶树种植后行间耕作。一般每年进行4次,春茶前浅耕10~15 cm,春茶后浅耕19cm左右,夏茶后浅耕7~8 cm,秋茶后深耕25 cm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