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伤寒论》方。茯苓半斤,桂皮(去皮)四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甘澜水先煮茯苓,后纳余药再煎,去滓,分三次服。功能温阳利水,降逆平冲。治心阳不足,水气妄动,欲作奔豚,脐下悸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伤寒论》

【组方药物】 茯苓25克 桂枝12克(去皮) 炙甘草6克 大枣15枚
【制剂用法】 上药4味,用甘澜水1升,先煎茯苓减至800毫升,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每次100毫升,1日3次。
【主要功效】 温阳培土制水。
【适应病证】 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
【方义分析】 仲景此方是为汗后阳虚,肾水妄动之证而设。方用茯苓淡渗利水,健脾实土;桂枝温阳化气,降逆平冲;大枣、甘草助茯苓补土制水。各药相合,具有壮阳气,健脾土,制水邪之效。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fúlínɡɡuìzhīɡāncǎodàzǎotānɡ

《伤寒论》方。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炙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水煎, 分三次服。治心阳不足, 水气妄动, 脐下悸,欲作奔豚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本方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亦见于《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方由茯苓半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五枚组成。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能温通心阳,化气行水。主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动悸,欲作奔豚者。“奔豚”,是以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胁,痛苦异常,时发时止的病证。本方所治证属心阳虚,水饮内动所致,以脐下动悸为主症。故治宜温通心阳,化气行水,以防奔豚发作。方中重用茯苓渗湿利水,使水湿渗利于下,以防水邪上逆,发为奔豚,并能宁心定悸; 桂枝一则化气利水,以加强茯苓行水之力,一则温壮心阳,以调补心阳之虚; 更用炙甘草益心气,通心脉,配桂枝以加强温通心阳之效; 大枣和中健脾,养心宁神。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气、利水之效,使心阳复,水饮去,则动悸可止,奔豚可防。本方重在化气行水,适用于水饮内停,心阳虚弱之脐下筑筑然跳动,如奔豚之将作者。如奔豚己作,则非本方所宜。现临床上亦用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之心悸、失眠等属心阳虚有水饮者。

☚ 防己黄芪汤   薏苡竹叶散 ☛
000038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