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茅膏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茅膏菜药名。出 《本草拾遗》。又名石龙芽草、捕虫草、露珠草、胡椒草、夏无踪、黄金丝。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Smith var. glabrata Y.Z.Ruan的全草。分布长江与珠江流域及西藏。甘、辛,平,有毒。祛风止痛,活血,解毒。 茅膏菜茅膏菜生长在海南酸性土壤和低湿的地方,是多年生柔弱的小草。叶片半月形,互生而有细柄,其边缘和中部有许多腺毛,腺毛周围分泌出许多发亮的粘液,形如露珠,犹如姑娘睫毛上挂着的泪珠,因而又得 “眼泪草”这样雅致的名称。还有人风趣地称它为黛玉草,意系林黛玉哭的泪珠。然而,它就靠这种“泪珠”来捕食昆虫,其方式甚为奇特,当昆虫飞扑而来,腺毛受到刺激,它就徐徐向内卷缩,把昆虫卷住,昆虫越是挣扎,接触到的腺体就越多,粘得就越牢,再挣扎也是徒劳。接着,叶片又分泌出一种跟动物胃液相似的酸性液体,将昆虫的躯体分解、消化、吸收,真是奇妙异常。 茅膏菜lunata peltate sundewDrosera peltata var.multisepala Y.Z.Ruan,又称盾叶茅膏菜。茅膏菜科,茅膏菜属。多年生草本。直立,有时攀援状。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云南、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和西藏南部。有紫红色液汁。鳞茎状球茎紫色,球形。退化基生叶线状钻形;不退化基生叶圆形或扁圆形;茎生叶互生,半月形或半圆形,基部近截平,叶缘有稠密的头状黏腺毛。螺状聚伞花序;花萼5~7裂,边缘密被长腺毛;花瓣白色、淡红色或红色,5枚;雄蕊5枚;子房3心皮,1室。蒴果。球茎药用,治跌打损伤。 茅膏菜máoɡāocài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别名捕虫草、滴水不干、落地珍珠。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glabrata Y. Z. Ruan 的全草。分布于长江、珠江流域及西藏南部。甘、辛, 平, 有毒。祛风除湿, 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赤白痢、小儿疳积, 煎服: 3 ~9 克。不可多服与久服, 孕妇忌服。本品含矶松素、茅膏醌、羟萘醌、氢化萘醌等。叶还含氢氰酸。 茅膏菜 茅膏菜茅膏菜,又名石龙芽菜、胡椒草、捕蝇草、一粒金丹。始载于《本草拾遗》。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peltata Smith var. lunata (Buch.-Ham.) Clarke的全草或根。分布于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各省和西藏南部。 ☚ 石龙芮 回回蒜 ☛ 茅膏菜 茅膏菜达莪本品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Lunata(Buch.-Ham)C.B.Clarke的干燥地上部分。7—8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火绒草 独行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