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脉文学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脉文学社 山脉文学社1938年成立于延安的文学团体。取名“山脉”,出于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山地建立根据地”“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坚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的观点。该社由奚定怀、徐明发起,成员多是抗日军政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它的宗旨是:使文学艺术在党的领导下,服务于伟大的民族战争,活跃在广阔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发动和武装工农大众,打击和瓦解敌人的有力武器。毛泽东曾为该社拟将编印的“山脉文学”题写刊头。后改为出版油印本《山脉诗歌》;又与战歌社创办《新诗歌》(第1期)。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许多社员奔赴各抗日根据地而自行解体。 ☚ 鲁迅艺术学院 工作社 ☛ 山脉文学社现代文学社团。1938年10月在延安成立。成员以抗大和鲁艺的教员职员学员为主,最多时达200余人,是陕甘宁边区内较大的诗歌文艺团体。主要成员有发起人和组织者奚定怀(奚原)及徐明、缪海棱(雷波)、西野、栾萍、李维新、劳森、朱子奇、魏元章、赵从容、安观生、庄涛、王令篪、汪洋、朱力生等。山脉社名称的寓意来自毛泽东关于山地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的思想。它的宗旨是以文艺作为宣传教育的武器,为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实现抗敌救国的目标而奋斗。有组织地开展普及文艺活动是该社的主要特点。他们在延安地区建立了十几个文艺小组,还在瓦窑堡、蟠龙等地建立了分社。由于铅印综合性文学刊物条件困难而油印诗刊简便易行,因此活动重心逐渐转移到诗歌的创作与大众化方面。《山脉诗歌》于1938年10月底创刊,为油印,半月或一月一期,共出10期左右,其蟠龙分社也出过类似刊物。此外,还配合政治活动印发诗传单,进行朗诵表演等。1940年秋,在边区文协的组织领导下,与战歌社等延安的其它诗歌团体合并组成延安新诗歌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