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宣子fàn xuān zǐ〖名词〗 人名。春秋时晋国的大臣,范文子的儿子,士氏,名丐,字伯瑕。有政绩(2)。《驹支不屈于晋》:范宣子亲数诸朝。——范宣子亲自在朝堂上列举他的罪状。《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范宣子执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范宣子执掌政权,诸侯们的贡物很重,郑国人为此事忧虑。 范宣子 028 范宣子春秋时政治家,新兴势力代表。晋国正卿。士氏,名匄(一作丐),范文子之子。初任中军之佐,晋平公时(前544年),升为中军元帅,掌握国政。在新兴势力和贵族的斗争中,攻灭贵族栾盈的族党,安定公室。继承武子、文子“宣法”精神,把过去赵宣子试行的“常法”著为《刑书》。他死后,前513年赵鞅把《刑书》铸在铁鼎上公布。 ☚ 邓析 老聃 ☛ 范宣子见 士匄 范宣子?—前547春秋时晋国大臣。士氏,名匄(丐),士会之孙。士会封于范,又以范为氏,称范匄,又称范宣子。晋悼公十三年(前560年),佐荀偃将中军,六年后,执政。晋平公八年(前550年),攻杀栾盈,稳定了晋国的局势。他接受子产的建议,减轻诸侯之币。晋顷公时,晋国铸刑鼎,公布了范宣子执政时期所制定的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