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范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范宁339—401年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浙川东)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反对何晏、王弼等的玄学,推崇儒学。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范宁公元339——401字武子。东晋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人。初为余杭令,历任中书侍郎、豫章太守等职。后免官归居丹杨(阳)。深研经学,反对何晏、王弼等提倡的玄学,推崇儒学。主要著作有《春秋谷梁传集解》、《谷梁传例》、《尚书舜典注》、《礼杂问》、《论语注》等书。今存《春秋谷梁传集解》,释义精当,后世学者极为推崇,也是现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收入《十三经注疏》。其佚书清人有所辑录。 范宁 范宁字仲宁。以祖常恩入监,与修永乐大典,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升鸿胪丞,转尚宝丞。谪布政司提控,未赴卒。 ☚ 彭正 路亨 ☛ 范宁东晋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字武子,范汪子。少笃学,多所通览。初为余杭令,后拜中书郎。因恶其甥王国宝阿谀,被司马道子黜为豫章太守。宁在县上兴学校,改革旧制,由是被免官。然勤学不辍,为《春秋谷梁氏》集解,其义深审,为世所重。年六十三卒。 范宁339-401东晋经学家。字武子。南阳顺阳 (今河南淅川)人。曾任豫章太守。反对何晏、王弼等的玄学,推崇儒学,撰《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是《榖梁传》注解流传到今最早的一种。 范宁字武子。东晋中期南阳顺阳(河南淅川北)人。因其父得罪权臣桓温,终温之世,兄弟无有仕者。崇尚儒学,指责清谈玄学使“仁义幽沦,懦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桓温死,始为余杭令。孝武帝引为中书侍郎。力陈东晋时弊,惊呼当时对人民的剥削役使已达“伤天理,违经典,困苦万姓”的地步。出为豫章太守,因夺人居宅兴建学校等免官。年六十三死于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