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茂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茂陵漢武帝陵墓,并因以置縣。在今陜西省興平縣東北約十公里處。張衡《西京賦》:“茂陵之原,陽陵之朱。” 茂陵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 ☚ 金人捧露盘 天地疏 ☛ 茂陵(唐)李商隐
【题解】 茂陵即汉武帝刘彻陵墓,为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此地西汉时属槐里县的茂乡,故名。陵墓始建于武帝继位的第二年(前139),历时53年,耗资巨大,据说每年以全国赋税收人的三分之一用于此工程。今测陵高46.5米,底部东西长23米,南北长234米。卫青、霍光葬于其旁。垣墙原有阙门,除南门已毁外,其他三门尚宛然可见。1978年置茂陵博物馆。此诗追忆有关汉武帝的一些往事与传说。 【作者】 李商隐,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山西《登霍山驿楼》诗。 【注释】 ①蒲梢:良马名。《史记·乐书》载,汉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名蒲梢。②苜蓿:豆科植物,原产新疆一带,因大宛马嗜食,武帝遣种于离宫旁。③凤嘴:传说仙人煮凤嘴、麟角作胶,能续弓弩的断弦;又传汉武帝时西国王献此胶。帝至华林苑射虎,弦断,使者以口濡胶以续弦。④属车:皇帝侍从的车。鸡翘:属车前插的鸾旗, 百姓称之为鸡翘。⑤此句用东方朔传说。《博物志》载,西王母曾送汉武帝仙桃,时东方朔从窗中偷看。西王母曰: “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我此桃。”⑥阿娇:汉武帝陈皇后乳名。武帝少时曾言:“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⑦苏卿:即汉苏武。武帝时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被扣押不降,匈奴徙其于北海,“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滞留匈奴19年,至昭帝时才归还。事见《汉书·苏武传》。 茂陵在陕西省兴平县城东15公里,汉武帝刘彻墓。是西汉帝王陵寝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该地在西汉时为隗里县的茂乡,故名茂陵。始建于武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前139),历时五十三年,耗资巨大。陵园建筑十分宏伟,壮严博大,陵高46.5米,陵园呈方形。陵园原有阙门,除南门已毁外,其他三门今沿宛然可见。唐代诗人李商隐《茂陵》,即指此。 茂陵 茂陵汉武帝陵墓。西汉高帝、惠帝、景帝、武帝、昭帝等皆建有陵墓,每建一陵墓即在陵侧置一县,以陵名县,令县民供奉陵园。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陵,皆在渭水北岸今咸阳市附近。五陵地近都城长安,且统治者不断将富豪迁来,故多凶悍游侠之徒,风俗骄奢。茂陵故址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张衡《西京赋》:“茂陵之原,阳陵之朱,悍虓豁,如虎如䝙。睚眦虿芥,尸僵路隅。”此写茂陵、阳陵游侠之凶悍杀斗之凶。 ☚ 若华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 茂陵借指新欢女子。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 “妾年十八,君年二十,愿君待三十岁,是妾年二十八矣,此时足下改聘茂陵,永抛苏蕙,妾死无憾矣! ” 茂陵参见《汉武帝茂陵》条。 茂陵 茂陵唐李商隐的七言律诗。茂陵,汉武帝陵墓。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北。诗曰:“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此诗名为咏汉武之事,实乃有为而作。首联颂其武功,颔联言其游猎,颈联讽其神仙之术及女宠。尾联深寓故君之慨。唐武宗英主,而耽于神仙、游猎、女色之中,在位六年而逝。义山于武宗之功业,甚为赞许;于其早逝,盖始料之所未及,语意颇沉痛。英主早逝而国事日非,哀婉、讽刺、慨叹尽在诗中。 ☚ 咸阳 马嵬二首 ☛ 茂陵 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位于陕西咸阳市兴平县城东15公里的南位乡策村西南。《三辅黄图》:“武帝茂陵,在长安城西北八十里。建元二年(前139)初置茂陵陵邑。本槐里县之茂乡,故曰茂陵,周回三里。时徙户一万六千奉陵邑。”茂陵建筑规模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丰富珍贵。《汉书·贡禹传》: “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汉武帝身穿的金缕玉衣,所用的玉箱、玉杖,所读过的杂经30余卷,也一并葬入。陵形呈覆斗状。今测陵高46.5、顶部东西长39.5、南北长35.5米,底部东西长231、南北长234米。陵园墙垣东西430.87、南北414.87、墙基5.8米。原四面有阙门,今已毁其一。此陵是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陵侧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董仲舒等人的陪葬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茂陵博物馆。 ☚ 阳陵 平陵 ☛ 茂陵 茂陵唐李商隐的七言律诗。茂陵,汉武帝陵墓。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北。诗曰:“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此诗名为咏汉武之事,实乃有为而作。首联颂其武功,颔联言其游猎,颈联讽其神仙之术及女宠。尾联深寓故君之慨。唐武宗英主,而耽于神仙、游猎、女色之中,在位六年而逝。义山于武宗之功业,甚为赞许;于其早逝,盖始料之所未及,语意颇沉痛。英主早逝而国事日非,哀婉、讽刺、慨叹尽在诗中。 ☚ 咸阳 马嵬二首 ☛ 茂陵 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位于陕西咸阳市兴平县城东15公里的南位乡策村西南。《三辅黄图》:“武帝茂陵,在长安城西北八十里。建元二年(前139)初置茂陵陵邑。本槐里县之茂乡,故曰茂陵,周回三里。时徙户一万六千奉陵邑。”茂陵建筑规模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丰富珍贵。《汉书·贡禹传》: “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汉武帝身穿的金缕玉衣,所用的玉箱、玉杖,所读过的杂经30余卷,也一并葬入。陵形呈覆斗状。今测陵高46.5、顶部东西长39.5、南北长35.5米,底部东西长231、南北长234米。陵园墙垣东西430.87、南北414.87、墙基5.8米。原四面有阙门,今已毁其一。此陵是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陵侧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董仲舒等人的陪葬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茂陵博物馆。 ☚ 阳陵 平陵 ☛ 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东15公里,地处渭河北岸咸阳原最西部,其规模居西汉诸陵之首。陵园原有内、外两城,外城址今已无寻,内城的夯土城墙东西长近431米,南北宽近415米,墙址宽达5.8米,四面中央各辟一门,现东、西、北三门的遗址仍清晰可见。城内有高大的覆斗状土冢,冢高46.5米,底部边长231—234米。茂陵西北525米处是与武帝合葬的李夫人墓,覆斗状的墓丘中腰处内收形成两层台,周围没有垣墙。在茂陵东南约1公里处还发现了大面积的汉代建筑遗址,可能为当时用于祭祀的寝殿建筑和守陵人员的居所。史载:茂陵营建时间长达53年,随葬的珍奇宝物极为丰富,武帝死后入葬时,陵寝因已塞满而无法再容纳。陵园东面有陪葬墓,今有遗迹可寻的尚存12座,按位置可分成四组,其中有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䃅等人的坟墓。1981年在陪葬墓中出土了鎏金铜马、鎏金银竹节熏炉等230余件文物,多为西汉艺术佳品。1961年国务院将茂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霍去病墓 司马迁墓和祠 ☛ 茂陵 253 茂陵在陕西兴平县。汉武帝刘彻之墓,为汉代规模最大陵墓。此地古为槐里县茂乡,故名。西汉建元二年(139)建,历时53年,耗资占全国每年赋税总数的1/3。陵墓宏伟,葬品豪华,陵高46.5米,封土夯筑,形同覆斗,庄严稳重。茂陵东北为霍去病墓。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立茂陵博物馆。 ☚ 黄陵 昭陵 ☛ 茂陵 茂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南位乡茂陵村。刘彻(前156—前87),汉景帝之子,在位54年。有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茂陵是西汉诸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营建时间达53年之久。因其地原属槐里县的茂乡,故名为茂陵。陵冢为正方覆斗形,高46.5米,底边东西长231米,南北长234米。据史载,茂陵殉葬品极为丰富,除金银珠宝外,还瘞有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等,“凡百九十物”,又“皆以后宫女置于陵园。”其生前所阅简册、所喜玩物等均葬入墓中,墓室塞满,不复容物。陵园分内外二城,环以围墙,四面正中辟门。墙东西长431米,南北宽415米,墙基宽达5.8米。陵园四周为嫔妃、宫女、功臣贵戚陪葬墓群。其中有卫青、霍光、霍去病、金日䃅等墓。 1981年在陵东陪葬墓中出土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提链铜暖炉等文物230余件,均为罕见艺术珍品。其他文物如青玉兽面纹铺首、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及刻有“嘉气招降”、“道德顺序”字纹瓦当、龙虎纹空心砖等出土数量甚多。现建有茂陵博物馆,展出文物数百件。唐人李商隐、韩偓等有咏茂陵诗。 ☚ 2. 兴平市 霍去病墓 ☛ 茂陵汉武帝刘彻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县策村之南,原为汉代槐里县之茂乡,故名。该墓始建于公元前139年,营陵时间长达50年之久。陵墓封土呈覆斗状,底部东西长229米,南北长231米,高46.5米,为西汉帝王诸陵中之规模最大者。据史书记载:其随葬品也极为丰奢,居诸陵之冠。封土周围有略呈长方形的夯土垣墙,每面正中有门。茂陵陵域有大型陪葬墓20余座。其中有汉武帝之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䃅等。 茂陵 茂陵县名。汉武帝刘彻的陵县。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于槐里县(今兴平县东南)茂乡营筑茂陵并置茂陵县,治所在茂陵东北。汉武帝曾迁徙文武大臣,富豪名门于茂陵邑,如董仲舒,司马相如,司马迁,富翁挚氏、袁氏、马氏、焦氏,袁广汉等。《汉书·地理志》记载茂陵县有6.1万户,27万7千余人, 人口之多为西汉五陵邑(长陵、安陵、阳陵、平陵、茂陵)之冠,比首都长安还多3万1千余人,其繁华甲于天下。晋并入始平县。 ☚ 始平 成懽里 ☛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是咸阳原上西汉帝陵中最西的一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兴平县南位乡策村。之所以称为茂陵,是因为所在地汉代为槐里县之茂乡。由于武帝陵在其合葬的李夫人墓之东,也称为“东陵”。此陵在西汉帝王陵中是修建时间最长的一个,共修了53年。茂陵封土高46.5米,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方形,底部边长230米,顶部边长40米。陵园平面为方形,边长430米,墙基宽5.8米,陵园四面中央各辟一门,各门距陵墓封土均为百米左右,门外置双阙。茂陵地宫中的随葬品是极为丰富的,葬时,陪葬品已多得放不进去。据《汉书·贡禹传》载:“武帝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臧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到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起义军士搬走陵内随葬品,搬了几十天,但陵中物不能减半。茂陵附近的建筑遗址主要分布于茂陵东南部。白鹤馆遗址是其中之一,此地现存夯台基址一处,东西53米,南北41米,高5米。东南350米的“压石冢”遗址,可能是白鹤馆中一座重要的高台建筑,底部东西83米,南北70米,高12米。在白鹤馆遗址东部,茂陵东南1公里处,有一瓦渣沟带,曾出土琉璃璧、玉铺首、画像砖和各种文字瓦当。画像砖的纹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有十二字的文字瓦当,面径19.3厘米,文字为“与民世世、天地相方、永安正中”。上述物件可能为茂陵寝园中的建筑遗物。茂陵的陪葬墓很多,主要有卫青、平阳公主、霍去病、金日、霍光、董仲舒、公孙弘、李延年、上官安、上官杰等。 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茂陵陵墓名。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地面建筑多毁坏,仅存封土堆。附近有武帝时功臣贵威的陪葬墓,最为著名的是霍去病墓,墓前现存一组大型石雕,题材有怪兽、卧马牛、伏虎、马踏匈奴等,为汉代雕刻艺术珍品,现属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