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蕩器名。《周禮·地官·司關》: “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鄭玄注:“杜子春云:蕩,當爲帑。謂以函器盛此節。或曰英蕩,畫函。”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節 > 英蕩 英蕩 yīngdàng 古代放置符節的匣子,上有飾紋圖案。《周禮·地官·掌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鄭玄注:“杜子春云:‘蕩當爲帑,謂以函器盛此節。’或曰英蕩,畫函。”賈公彦疏:“其函猶是蕩,但以英華有畫義,故更云畫函也。經云輔之者,以函輔此法使不壞損也。”一說爲竹製符信,與使節同時使用。《後漢書·百官志三》:“主璽及虎符之半者”劉昭注引晉·干寳曰:“英,刻畫也。蕩,竹箭也。刻而書其所使之事,以助三節之信。則漢之竹使符者,亦取於故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