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荬菜药名。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又名盘儿草。为菊科植物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Houtt.) Stebb.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❶治咽喉肿痛,黄疸,痢疾,淋证,带下,跌打损伤。煎服:9~12g。 ❷治痈疖肿毒,乳痈,煎服并捣敷;阴道滴虫病,煎水熏洗;烧烫伤,研末油调搽。 苦荬菜denticulate ixerisIxeris denticulata(Houtt.)Stebb.,菊科,苦荬菜属。一年或二年生有乳汁草本。生于路边、荒野。中国各地均习见;越南、朝鲜、俄罗斯和蒙古也有。茎质硬,平滑,带紫红色。基生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齿裂。茎生叶舌状卵形,基部耳状,微抱于茎。由舌状花组成头状花序,再排成伞房状,花冠黄色。瘦果纺锤形,肋间有浅沟,冠毛白色。花果期9~11月。嫩茎叶可食,也可作饲料;植株浸液可防治农作物害虫。 
苦荬菜 苦荬菜kǔmǎicài中药名。出《嘉祜补注神农本草》。别名盘儿草。为菊科植物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 Stebb. 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苦, 凉。清热, 解毒, 消肿。治肺痈、乳痈、疖肿、血淋、带下, 煎服: 6 ~12 克。 苦荬菜 苦荬菜苦荬菜,又名盘儿草、苦麻菜、剪子股。始载于 《嘉祐本草》。为菊科植物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Houtt.)Stebb.的全草。我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 本品味苦,性凉。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肺痈、急性扁桃体炎、痢疾、黄疸、白带、血淋、肠风下血、疮疖肿毒、乳痈、阴道滴虫等证。治急性扁桃体炎,本品与土牛膝、薄荷煎水漱咽。治痢疾,配鲜地锦; 治血淋,单味水、酒各半煎服; 治肠风下血,与地榆配用;治疮疖肿毒、乳痈,本品配紫花地丁、蒲公英,共捣外敷。治阴道滴虫,鲜品煎水熏洗患部。煎服,9~15g。 ☚ 牛筋草 苘实 ☛ 00002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