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苦苣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苦苣菜 苦苣菜 kǔjùcài 亦稱“蕒菜”、“類山”、“胡扇”。味苦可食,故名。菊科。一至二年生草本。根紡錘狀。莖直立,頂端具稀疏之腺毛。葉互生,狹長橢圓形,羽狀分裂,緣具不整齊之刺狀尖齒,基部葉着生短柄,莖上葉成耳狀抱莖。夏秋開花,黄色,舌狀。瘦果倒卵形而扁,兩面縱紋各三條,緣有微齒。苗可食用,或作飼料。野生,遍佈全國。《晉書·五行志》:“有蕒菜……高四尺,如枇杷,形上圓,徑一尺八寸,莖廣五寸,兩邊白,葉緑色。”《事物異名録》卷三十一:“類山、胡扇,即苦苣菜。” 苦苣菜common sowthistle菊科(Com.positae)苦苣属中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Sonchus oleraceus L.。染色体数2n=4x=32。嫩叶作汤或炒食,又是优良的青饲料。根、花及种子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治痢疾的功效。原产欧洲或中亚细亚,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中国南、北各省都有。食用历史很早。根纺锤状。茎中空,外有棱,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无毛或有少量短而柔软的毛。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不对称,叶缘为不规则的尖锯齿状,茎生叶的叶柄有窄翅,茎上部叶抱茎,有两枚尖的叶耳。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花序的形式,总苞钟状,暗绿色。有多数小舌状花,花冠黄色两性,雄蕊5,子房下位。瘦果长椭圆形,稍扁,成熟时红褐色,果实两面多有3条纵肋,肋条间有细皱纹,冠毛白色。主要栽培季节为春、秋两季,春播尽可能提早,延长营养生长期及采收期。早秋播种当年冬季采收; 晚秋播种次年春季采收。撒播或条播。栽培管理与苦苣相同。 苦苣菜common sowthistleSonchus oleraceus L.,又称苣荬菜、苦菜。菊科,苦苣菜属。一二年生草本。2n=2x=16或2n=4x=32。原产欧洲或中亚细亚。遍布世界各国。中国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根纺锤状,茎中空,外有棱,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叶互生,羽状深裂,叶缘为不规则的尖锯齿状,茎生叶的叶柄有窄翅,花梗上部叶抱茎,有两枚尖的叶耳。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花序形式,总苞钟状暗绿色,花冠黄色。瘦果长椭圆形,稍扁,成熟时红褐色,果实两面都有3条纵棱。嫩叶作汤或炒食,又是优良的青饲料。根、花及种子入药,有清热、解毒、治痢疾的功效。 苦苣菜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叶长圆状倒披针形。头状花序数个着生于茎顶而成伞房状,舌状花黄色,花期5—9月。产阿勒泰、昌吉州、乌鲁木齐、温泉、尼勒克、昭苏、吐鲁番、和硕、尉犁、若羌、阿克苏、阿合奇、喀什、和田等地。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