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全国宣传推广“朝农经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全国宣传推广“朝农经验” 1970年,沈阳农学院迁往朝阳地区,称朝阳分院,1974年改为朝阳农学院。1973年11月28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一所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大学》的调查报告,介绍朝阳农学院的办学经验。1974年12月21~28日,国务院科教组、农林部和中共辽宁省委联合在朝阳农学院召开教育革命经验现场会,宣传朝阳农学院的经验。朝农的经验是:坚持农村办学,教学工作实行“三上三下”,学生“社来社去”。国务院教科组迟群、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在现场会上称“朝农经验”具有“战略意义”。1975年3~4月,教育部在朝阳农学院举办了两期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28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24个部委教育部门负责干部。学习班主要学习朝阳农学院“同17年修正主义路线对著干,在教育阵地加强对资产阶级专政,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等经验,并讨论如何结合推广朝农经验,解决高校招生工作中的一些问题。1975年4月2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推广辽宁朝阳农学院经验和有关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请示报告》提出在推广朝阳农学院经验中几个急需解决的政策问题: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农业院校一般实行“社来社去”;林、医、师范院校根据农村需要,部分实行“社来社去”;其他各类院校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社来社去”的试点;毕业生分配仍按原来规定,一般返回原单位、原地区工作;特别需要的由国家统一分配。凡是自愿要求当农民的要积极支持;进一步改造原有农学院校,对农学院校分散办学要热情支持。国务院在批示中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指示,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5月4~14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按照上述报告的精神研究落实高校招生中实行“社来社去”的有关政策问题。6月,教育部正式向各地发出通知:今年高校招生按上述请示报告中规定的原则执行。此后,各省、市、自治区推广学习朝农经验,改变高等学校招生办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