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芬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4月,苏联对芬兰进行的战争。战争初期苏军展开兵力约50万人,坦克1500辆、火炮1800门、飞机约800架。芬军总兵力包括民兵、预备役约40万人,坦克约60辆、飞机100余架、火炮100余门。此战,苏军伤亡约20万人(苏联称4.8万人),芬军损失6.8万人(苏联统计约31万人)。 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Su fen zhanzheng1939—1940年苏联与芬兰之间进行的战争。自1938年春起,苏联多次向芬兰提出, 为了西北边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 与芬兰交换和租借领土。芬兰表示坚守中立立场, 只同意进行小的边界调整, 未能满足苏联的要求, 两国谈判破裂。1939年11月28日, 苏联宣布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军对芬兰的抵抗能力估计不足, 不适应芬兰的地形和气候, 作战初期阶段进展不顺利。英、法等国借机反苏, 向芬兰运送大批武器弹药, 筹划派遣远征军支援芬兰。经过整顿后,苏军于1940年2月突破芬兰的主要防线曼纳海姆防线, 取得军事上重大胜利, 同意与芬兰政府谈判。1940年3月12日,两国在莫斯科签订和约。依约,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西岸和北岸以东领土和若干岛屿划归苏联, 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 为期30年。苏联共获得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 东方战线 马奇诺防线 ☛ 苏芬战争1939—1940年苏联与芬兰之间的战争。1939年10—11月,苏联向芬兰提出:以双倍领土换取芬兰将卡累利阿地峡的国界后移数十公里。芬兰不允,战争爆发。芬兰战败,将卡累利阿地峡、拉加多湖西岸、北岸等地划归苏联。 苏芬战争亦称“苏芬冬季战争”。1939~1940年,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为改善西北边境的战略态势,保障列宁格勒安全,多次向芬兰政府提出缔结互助条约,交换部分领土以及租借芬兰汉科半岛作为海军基地的要求,均被拒绝,导致1932年缔结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废除。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双方动用了大批军队,经3个多月交战,芬兰战败求和。1940年3月12日,双方签订《苏芬和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