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季羡林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季羡林1911—山东清平(今临清)人 季羡林
季羡林
季羡林1911——山東清平 (今屬臨清) 人,1911年 (清宣統三年) 生。1918年隨叔父遷居濟南,在濟南市讀小學、中學。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外語系。1934年畢業,回濟南任母校濟南高中國文教員。1935年被録取為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换研究生。是年秋赴德,入歌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後任教於北京大學東方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南亞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第五届委員。著有《羅摩衍那初探》、《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浮屠與佛》、《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吐火羅語的發現與考釋及其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翻譯有《沙恭達羅》、《五卷書》、《羅摩衍那》、《優哩婆濕》及德國《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 季羡林 季羡林1911—2009翻译家、比较文学家。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语系,攻读英、法、德语言与文学,其间开始发表散文等。1935年留学德国,学习印度古代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仍留德研究印度中世纪的语言和佛经。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校委会副主任、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论著《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译作《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优哩婆湿》《沙恭达罗》《罗摩衍那》及印度的《五卷书》,散文集《朗润集》《天竺心影》等。有《季羡林散文集》《季羡林选集》。 ☚ 周振甫 叶紫 ☛ 季羡林 季羡林1911.8.2—山东清平(今属临清县)人。1930年入北平清华大学西语系读书。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翌年,赴德国留学,从事印度中世纪语言及佛典的研究工作。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他精通梵文等多种外国语言,主要著述在于学术研究和翻译。他从三十年代开始散文创作,但作品发表后未结集出版。他的《年》、《母与子》、《寻梦》、《WaLa》等篇章都写得含蓄深沉,时有忧郁的调子,描写细腻,语言质朴,显示了坚实的质地。 ☚ 季风 周木斋 ☛ 季羡林中国语言文字学家。1911年8月2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格丁根大学学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84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主要从事印度古代语言的研究,著述颇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