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建筑机械数量、构成和状况统计对建筑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机械进行统计研究。建筑机械统计的任务是: 计算建筑机械的数量和构成;描述建筑机械的性能; 研究建筑机械的利用情况; 揭示改进建筑机械利用以增加产量的潜力。表明建筑机械的数量、构成和状况的指标主要有: 一、总量指标。 即从实物量、价值量和功率等几个方面说明各类建筑机械的数量和规模。在苏联建筑业统计实务中,除按用途、运转方式等标志对各类机械进行统计描述外,还要区分以下各类机械数量: 自有机械总数。指计入建筑业资产负债表的机械数量。归建筑单位支配的实有机械总数。包括建筑单位自有机械数和由其他单位租借入的机械数。实际工作的机械数。指建筑单位在某一时期内在生产中使用的机械数(包括自有的、租借入的,并不论使用时间长短)。 二、平均指标。 (1)平均在册机械数。表明某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每天拥有某类机械的平均数。计算方法是,用归建筑单位支配的实有某类机械留在企业的机械日(机械日历时间总数)除以该时期的日历天数。 (2)机械平均能力。表明一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每天拥有的某类机械的平均能力。用建筑单位支配的某类机械的机械日历时间总能力除以该时期日历时间数求得。 (3)一台平均在册机械的平均能力。用上面计算出的机械平均能力除以在册平均机械数。 三、性能及状况指标。 (1)表明建筑机械磨损或更新程度的指标。如机械磨损程度、磨损系数、更新系数、废退系数等。计算方法同前述固定资产的有关指标。 (2)表明建筑机械服役时间的指标。即机械寿命。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按出厂时间为起点计算,二是按机械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3)表明建筑机械技术状况的指标。根据机械准备工作的程度,分为可使用机械、需要大修理的机械,完全磨损不宜使用的机械等。 (4)表明建筑机械使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指标。即说明建筑机械使用的连续性及修理的效率。从数量方面,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作的机械总数中连续使用的机械数和停工的机械数各占的比重来说明。从时间方面,通过以下指标来说明机械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❶一台机械停工一次的平均工时数。用一定时期内机械实际工作的机时数除以停工的次数,表明该机械在两次停工之间平均持续工作时间。 ❷机械停工频率系数。该指标为上一指标的倒数。说明机械每工作一定的时间(如100小时、1000小时等)内平均发生的停工次数。 ❸排除一次停工所需时间数。用一定时期内修理机械的工时数除以停工次数。表明机械修理的时间效率或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