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苍水使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苍水使者典源出处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石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复返归岳。”仇兆鳌《杜诗详注·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诗注引 《搜神记》曰:“秦时有人夜渡河,见一人丈余,手横刀而立,叱之,乃曰:‘吾苍水使者也。’”今本 《搜神记》不见。 苍水使者cāng shuǐ shǐ zhě借称使者;或咏大禹之事。《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书存矣。’”《搜神记》佚文:“秦时有人夜渡河,见一人丈余,手横刀而立,叱之,乃曰:‘吾苍水使者也。’”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杜甫《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苍水使者典源出处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石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复返归岳。”仇兆鳌《杜诗详注·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诗注引 《搜神记》曰:“秦时有人夜渡河,见一人丈余,手横刀而立,叱之,乃曰:‘吾苍水使者也。’”今本 《搜神记》不见。 释义用法 大禹东巡,登衡山,求金简书,得苍水使者指点,才得此书,得疏通洪水之理。后以此典借称使者。 用典形式 【苍水】 明 ·陈子龙:“防风膏斧钺,苍水贡文章。” 【苍水使】 唐·杜甫:“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苍水使者】 唐·杜甫:“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苍水呈简】 清·王慧:“苍水先呈简,防风后至刑。” 苍水使者《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后用来借称使者;或咏大禹事。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苍水使者 苍水使者传说上古时夏禹治水曾到湖南,登临南岳。《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 “禹乃车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使者对他说,听说天帝命他治水,特来告诉,要想掌握治水的方法,须在黄帝岩下斋戒三日,于庚子日登山发石,可得到金简玉字书。禹遵行其言,果然得金简玉书,学到通水之理,疏通九河,成就治水大功。今南岳有金简峰,相传即禹得金简处。 ☚ 男井女井 何姑成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