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雕刻。在邛崃市西河乡花石山。俗称千佛岩。据碑刻记载,唐贞元时期(785年~804年) 开凿,当时在花石山 “前山、后山,或龛,或室”,开凿有 “千亿万佛”。现存9龛,计1000余尊。代表作为4、5号千佛龛,满壁小佛,高浮雕而成,高0.37米~0.28米,共计1745尊,两龛中壁台蹬造像,释迦牟尼、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尤其精美。又有造像碑记一通,叙造像源流。1980年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花置寺摩崖造像
位于市西北竹溪湖心半岛花石山上,距成都约80公里。据碑记,唐贞元十四年(798),长安高僧、上京章敬寺大师马米奉旨来此造像,并建花置寺。寺已圮废,造像现存七龛,为唐代圆雕佛像群,近二千身。有大如巨柱的无量寿佛,有小若樱桃的飞天,有筋肌隆起的护法神,有慈祥可亲的观音圣母等。最大立佛像高4.2米,右手持物,左手举胸前,着双领下垂外衣,面容丰腴,神情敦厚。两组庞大的浮雕小佛群,称千佛龛。右龛小佛二十一排,每排四十五尊,共九百四十五尊。左龛小佛二十排,每排四十尊,共八百尊。两龛间有石台造像,雕刻精致,惜已残缺。造像均具有唐代佛像庄重、雄浑、丰满的特征,刀法遒劲娴熟。《净土变相图》等,镂刻精细入微,其中所展现的唐代斗栱结构建筑犹似实物微缩,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