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花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花径

 位于牯岭西谷,距山镇约1公里,古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循径赏花得名。花径石门侧镌刻的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形象地记录了这一文苑佳话。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白居易于暮春花落的四月上庐山,游至大林寺带,发现这里的桃花绽放正艳,遂挥笔写下了著名诗篇《大林寺桃花》。1949年后,花径公园多次修建,现有花径亭、景白亭、花展室、白居易庐山草堂等诸景。伞顶红柱的花径亭,系当年白居易赏桃写诗的地方。亭间正中露出一块横石,上刻“花径”二字,相传为白居易手书,系1930年被客居山中的学者李拙翁发现。在大林寺遗址上,1961年建成“如琴湖”,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湖亭披霞,水榭映月;鲜花缀岸,涟漪泛碧,与牯牛岭相互增辉,极具风采。1987年在花径景区内新增“白居易庐山草堂”陈列室,较系统完整地记述了唐元和十年至元和十四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在庐山的活动。
 〔古诗文赏析〕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在庐山北部、大林峰南,系晋僧昙诜所建,现已不存。但因为白居易的这首杰作,使原大林寺一带的风景为后世所瞩目,白居易当年咏赞桃花的地方现已是庐山著名景区“白司马花径”。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用对比的手法,由点及面,以斑现豹,借山寺桃花写深山特有的景色。暮春时节,九江早已是春花零落,夏意来临,而庐山的桃花却刚刚盛开,灿烂若云,娇艳迷人。这不是艺术的夸张,而是真实的描绘。海拔每上升200米,气温下降一度,大林寺海拔1100余米,比九江要低五、六度,所以九江的春天早已走远,而庐山仍然是一片盎然的春意。诗的三、四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前二句的基础上抒发情感,既流露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又深深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春意正好的惊喜,进而表达出诗人对庐山风光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然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并不是仅仅咏赞桃花,而是蕴含着更深刻的用意。白居易所处的时代正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唐朝的极盛时代已经有如大江流水那样一逝而过。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矛盾重重,政治一片腐败。“直言极谏”的诗人却受到权贵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为自己仕途生涯的坎坷际遇而忧愤不已。诗人在江州借一个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悲惨遭遇,抒发自己横遭贬谪的愤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种愤懑和悲怆不是也蕴含在“人间四月芳菲尽”“长恨春归无觅处”的感叹之中吗?只有美好的大自然能给诗人一些安慰,使诗人暂时忘却烦恼,“不知转入此中来”在表达出诗人又惊又喜的同时,也进一步反衬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深深不满和失望。
 

(贺伟)


 〔现代散文〕 春雨潇潇。
 我独自在庐山“白司马花径”徜徉。刚刚经过严冬的松柏,被春雨洗得格外清新翠绿。山坡上娇嫩的青草鲜得亮眼,桃枝上缀满浅红的花蕾。淡淡的雾,似飘绕的轻纱一样,笼着山,罩着湖,象一幅水墨画,是一首朦胧诗,更宛如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梦境。
 是的,是象梦境。当我穿行在迷蒙绰约的湖山亭榭之中时,便恍如进入了梦境。我穿过“景白亭”、“赏桃亭”、“忆琴亭”等与白居易有关的景点时,便感到一会儿象是在九十年代的今天,一会儿又象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尤其是当我驻足在1987年落成的“白居易庐山草堂”前,这种梦幻般的感觉更加强烈,好象草堂里随时都会走出方巾青衫的诗翁,一边手捋胡须,一边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在草堂前久久地盘桓,注望着草堂刚劲挺拔的杉柏,草堂侧旁春风吹又生的青草,思绪象草堂前的清泉一样潺潺流动,不时溅起晶莹的浪花。
 草堂是仿白居易所建的庐山草堂式样建造的。它是狭小的,只有86个平方米,一间正厅,左右两间侧室;但它的内涵却是无比的宽广,饱含着庐山和白居易之间的深厚情谊,饱含着人民对白居易的深深景仰和怀念。草堂也是古朴的,没有飞檐雕栋、赤柱碧瓦,铁瓦屋顶覆盖着柔韧的巴茅,地面是夯实的泥土;但它又是那么高贵典雅,胜过多少金碧辉煌的华厦。新建的“白居易庐山草堂”将人民对伟大诗人的景仰和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每一个走近它的人,目光中都流出深深的崇敬;每一个离开它的人,目光中都含着依依的眷念。人们从五湖四海走向它,从五大洲七大洋走向它,又将它带往五湖四海,带往五大洲七大洋。
 草堂里的墙壁上悬挂着描绘白居易在庐山活动的绘画和白居易咏赞庐山的诗篇,放满三间房屋的玻璃柜中陈列着历代出版的白居易的诗集和国内外研究白居易的专著,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绚丽多彩的宝库。那一本本饱含着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对黑暗势力强烈抨击的诗集如同晶莹璀璨的珍珠,随着时间流水的淘洗,越来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诗人的心为人民而激动,人民的心又怎能不为诗人而激动!野火烧不尽青青的春草,岁月的风尘又怎能淡化人民对诗人的崇敬和怀念。
 春雨潇潇,潇潇的春雨象是绵绵不尽的思念。庐山的桃花永是这么粲然,庐山的草木永是这么含情,一个伟大的诗魂,必能永生在庐山的怀抱中。

(贺伟)

花径;花境;花镜

◉ 花径huājìnɡ  花间的小路。〈例〉美丽的~/ 入溪~远,向岭鸟行迟。
◉ 花境huājìnɡ  将各种花卉依照自然生态种植在一起形成的带状花坛,通常以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为背景。
◉ 花镜huājìnɡ  用来矫正花眼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例〉老~/ 配~/ 爷爷看报要戴~。
花茎(huājīnɡ), 花轴,生长花的茎。〈例〉~上有几朵花儿。

花径huā jìng

花间小道:(黛玉)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路冷,~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二六·603)

花径

花间小路。杜甫《客至》:“~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小路

小路

径(径路;径界;径道;径途;径涂;径塗;狭径;微径;穷径;间径) 徯(徯径;徯隧) 蹊(蹊路;蹊畛;蹊间;蹊径;蹊隧;间蹊)蹉 小道 微行 鹤陇
通行的小路:行径
水边小路:水陌
松间小路:松径
柳荫小径:柳迳
竹林中的小路:竹径 竹路 竹町 篁迳
花间或满地落花的小径:香径
花间的小路:芳径 花径 花蹊
秋日荒凉的小路:秋径 秋迳
长满杂草的小路:蒿径
打柴人走的小路:樵路 樵途 樵径
鼠出没的小径:鼠径
有荆棘的小路:棘径
石级小路:梯径 梯迳
村野小路:野径 野迳
幽暗的小道:阴径 阴术
幽雅的小径:高径
冷寂的小路:闲径
偏僻的小路:间道
荒僻的小道:鼪鼬之径
很少有人知道的小路:别径奇道
铺霜的小路:霜蹊
笔直的小路:箭径
弯曲的小路:曲径 枉径 曲术
小径、曲径:兔径
盘旋曲折的小路:螺径
狭小的路:狭路 逼途 细路 蹊路
狭窄的小路:仄道迮径
狭长的小路:裙腰
只可步行的小路:径(曲~;步径)
只可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步道
曲折的小路:曲道
狭窄曲折的小路:羊肠(~鸟道)
蜿蜒曲折的小路:九曲羊肠
狭窄而蜿蜒曲折的道路:羊肠小道 羊肠小径 羊肠小路
歪斜的小路:斜径 斜迳
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歧路

另见:大路 山路 跋涉

☚ 大路   田间道路 ☛
花径

花径

在江西庐山牯岭西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当年游大林寺咏桃花的地方。后扩建为一座山城园林。花径石门两侧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对联。园内湖亭披霞,水榭相映,花木呈秀。走廊百转之间建有赏桃亭、花径亭、景白亭等休憩观赏之所。花径亭中横石上刻“花径”二字,传为白居易所书。景白亭系诗人赏桃写诗之处。

☚ 武昌东湖   鼓山 ☛
花径

花径

位于庐山中心区牯岭西部。这里曾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大林寺所在地。唐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偕友来游,写下传诵千古的《咏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从此这一带便有“白司马花径”之称。1929年曾在此发现一块巨石碑,上刻“花径”二字,后建亭护碑,称花径亭。现已辟为花径公园。门首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对联。园内有景石亭,相传为白氏当年赏花写诗处,有近代诗人陈三立所撰碑文。周围景色迷人。大林峰雄奇苍翠,如琴湖碧波荡漾,花树披拂,亭台水榭掩映其间。

☚ 牯岭镇   仙人洞 ☛
000029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