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芦荡火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芦荡火种

芦荡火种

十一场京剧。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根据同名沪剧改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出版。1965年3月18—20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时改名为《沙家浜》。剧本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写江南水乡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新四军十八名伤病员,被沙家浜群众转移到芦苇荡中养伤。这时“忠义救国军”亦进驻沙家浜,与日军互相勾结,到处搜寻新四军伤员。中共地下党员阿庆嫂在上级组织领导下,以春来茶馆为掩护,利用自己曾救过胡传魁的特殊关系,以及胡司令与参谋长刁德一之间的矛盾,巧与敌人周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掩护伤员的任务。最后,还与沙奶奶一起,配合新四军打回沙家浜,全歼“忠义救国军”,活捉日军头目黑田和汉奸胡传魁、刁德一。剧本通过曲折复杂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阿庆嫂、刁德一等艺术形象。戏剧语言生动,唱词优美;“智斗”一场写得尤为出色。

☚ 三上桃峰   海港 ☛

芦荡火种

沪剧。1960年上海人民沪剧团根据“36个伤病员”的真实事迹编演。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18名伤病员在群众掩护和支持下,养好了伤,并取得斗争胜利的故事,生动反映了人民群众与新四军的鱼水关系。其中阿庆嫂的形象刻画得最为成功。是60年代优秀的现代剧作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