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莁荑 > 蕪荑 蕪荑 wúyí 芜荑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山榆仁、臭芜荑、白芜荑、大果榆糊。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果实的加工品。主产山西、河北; 东北各地亦产。辛、苦,温。入脾、胃经。杀虫,消积,除湿止痢。 ❶治蛔虫、绦虫病腹痛,小儿疳积泻痢,肠风,痔漏,皮肤骨节中如虫行。煎服: 4.5~9g。 ❷治疮疥、湿癣,研末蜜调涂;虫牙作痛,以一小块安蛀孔中。本品含鞣酸等。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杀灭作用。水浸剂在试管内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芜荑wú yí《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芜荑(57)。药名 。 【基原】为榆科植物大果榆果实的加工品。 【别名】 (《本经》),无夷(《尔雅》郭璞注),芜荑仁(《千金方》),山榆子(《千金·食治》),山榆仁(《本草拾遗》),白芜荑(《圣惠方》),大果榆糊(《药材学》)。 【性味】苦辛,温。 ❶《本经》:“味辛,平。” ❷《药性论》:“味苦辛。” ❸《海药本草》:“味辛,温,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❷《玉楸药解》:“入厥阴肝经。” ❸《要药分剂》:“入脾、胃二经。” ❹《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用主治】杀虫,消积。治虫积腹痛,小儿疳泻、冷痢,疥癣,恶疮。 ❶《本经》:“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 ❷《别录》:“逐寸白。” ❸《药性论》:“能主积冷气,心腹癥痛,除肌肤节中风淫淫如虫行。” ❹孟诜:“治热疮,捣和猪脂涂。又和白蜜治湿癣。和沙牛酪疗一切疮。长食治五痔。” ❺《食疗本草》:“散腹中气痛,又和马酪可治癣,又杀中恶虫毒。” ❻《海药本草》:“治冷痢心气,杀虫止痛。又治妇人子宫风虚,孩子疳泻。” ❼《日华子本草》:“治肠风痔漏,恶疮疥癣。” ❽《医林纂要》:“泻肺祛风湿,燥脾消寒食,治疸黄,杀虫去蛔。” ❾《中国药植图鉴》:“祛痰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五分至三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脾胃虚弱者慎服。 ❶《海药本草》:“得诃子、豆蔻良。” ❷《本草从新》:“脾胃虚者,虽有积,勿概投。” ❸《得配本草》:“脾、肺燥热者禁用。” 芜荑wúyí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臭芜荑。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Hance 果实的加工品。主产于山西、河北, 东北各地亦产。辛、苦, 平。入脾、胃经。杀虫, 消积。治蛔虫、绦虫病腹痛, 小儿疳积泻痢。煎服: 4. 5 ~ 9 克。本品含鞣酸等。醇提取物在体外有杀猪蛔虫作用。 芜荑 芜荑芜荑,又名山榆子、山榆仁、大果榆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果实的加工品。主产于山西、河北省;此外,东北地区亦产。 本品味苦、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杀虫,消积。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疥癣、恶疮等证。《神农本草经》言其“去三虫”,《名医别录》谓其 “逐寸白”,皆突出本品具有杀虫之功。临床上主要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等肠寄生虫病,而尤以蛔虫病为多用。如《千金要方》治虫痛,面色黄,单用本品和面炒黄为末,米饮调服。若与其他驱虫药同用则可提高疗效,如《证治准绳 ·幼科》使君子散,用本品与使君子、苦楝子等配伍治蛔疳;《奇效良方》芜荑散,与雷丸、干漆同用,治蛔虫剧烈疼痛,口吐涎沫;《普济本事方》则以芜荑、槟榔为末,蒸饼丸服制诸虫。本品既可杀虫,又能消积,故为治疳积所常用,如配诃子、肉豆蔻,可用于疳泻、冷痢;配黄连、猪胆汁可用于疳热生虫;如配大茴香、木香等温运理气之品,能治诸结冷气。其杀虫之效,尚可外用治疥癣、恶疮,研末用猪脂或蜂蜜调涂。芜荑杀虫消疳,性专走逐,且有特殊臭气,多服久服,有损脾胃,尤其疳积每多脾虚,故应用时应与补脾健胃之品配合同用。入药以陈久者良。微炒用。煎服,5~10g。 实验研究: 芜荑含鞣酸、糖等。醇浸出物在体外对猪蛔虫有抑制作用。 ☚ 雷丸 石榴根皮 ☛ 00002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