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一国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一国际 即“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堂集会,声援1863年波兰起义。大会根据法国工人的建议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应邀参加了大会,并被选进领导机构,还受大会委托,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第一国际的成立是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产物,它组织了各国无产阶级力量,支援了各国工人的罢工和巴黎公社革命。先后和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工联主义等机会主义派别和反动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876年7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美国费城宣告解散。 第一国际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大会在伦敦举行,大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并选举产生了它的领导机关。国际工人协会又称第一国际。其最高权力机关为协会代表大会,执行机关是总委员会。第一国际1876年7月解散,共存在了11年零10个月。在此期间,共召开过1次代表会议和7次代表大会,即1865年9月的伦敦代表会议,1866年9月的日内瓦代表大会,1867年9月的洛桑代表大会,1868年9月的布鲁塞尔代表大会,1869年9月的巴塞尔代表大会,1872年9月的海牙代表大会,1873年9月的日内瓦代表大会,1876年7月的费城代表大会。第一国际在欧美各国建立了106个支部,团结教育了数百万工人。 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Diyiguojj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群众性国际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19世纪60年代初,欧美各国的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各国先进工人日益要求加强国际间的合作。1863年7月,英国工人集会声援波兰人民反抗俄国统治者的斗争,与前来参加大会的法国工人代表讨论了成立国际组织的问题。11月英国工人会议通过了致法国工人的《呼吁书》,号召召开各国工人自己的大会,联合起来,共同与资本家斗争。1864年9月28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再次召开声援波兰的大会,马克思应邀出席。大会根据法国工人的倡议,决定成立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选出中央领导机构临时委员会(后先后改名为中央委员会和总委员会),将总部设在伦敦。10月,临时委员会召开会议,选举出协会的领导人,奥哲尔为主席,克里默为总书记,马克思为德国通讯书记,将协会正式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11月1日,中央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执笔起草的《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在这两个文件中,马克思以当时工人所能接受的形式表达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实质。《成立宣言》宣布“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重申了“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临时章程》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必须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斗争消灭任何阶级统治。规定了国际的组织原则和机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积极团结各国工人团体,发展自己的组织。巴黎、里昂、日内瓦等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成立了支部。英国一些工人团体集体加入了国际。许多工人还以个人身分参加国际。第一国际积极领导各国工人展开反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支持各国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第一国际在内部积极开展同在欧洲各国工人运动中有较大影响的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的斗争,起到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作用,对提高工人阶级觉悟、引导各国工人运动正确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起义,第一国际通过各种方式声援、支持巴黎无产阶级的行动,许多成员直接参加了革命斗争。巴黎公社失败后,各国政府加强对第一国际的迫害,巴枯宁主义者、蒲鲁东主义者等机会主义流派的活动重新活跃,1872年第一国际决定把总部迁往美国纽约。由于与欧洲工人联系困难,此后,“国际”的活动基本停止。同时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要求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开展符合本国实际的斗争,国际的组织形式已不适宜新形势的需要。根据马克思的提议,1876年7月国际宣布解散。第一国际加强了各国工人之间的团结,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培养了一大批工人运动骨干,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 共产主义者同盟 普法战争 ☛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简称“国际”。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国际联合组织。1864年9月在伦敦成立。任务是团结各国工人,为解放无产阶级,废除任何阶级统治而斗争。最高权力机关为代表大会,大会闭幕期间为总委员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领导下,“国际”在团结各国先进工人,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积极支持各国工人运动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876年7月宣布解散。 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即 “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协会,它是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始终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 共产主义者同盟 巴黎公社 ☛ 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和影响下建立的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群众性的革命组织。它是欧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事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的结晶。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有英、法、德、意、波兰、爱尔兰等国约2000名工人代表参加的集会,讨论声援波兰人民的斗争和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会上宣告成立 “国际工人协会。” 马克思为之起草了 “成立宣言” 和“临时章程”等许多重要文件。它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最高权力机构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为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称为总委员会)。第一国际共召开了5次代表大会和2次代表会议。它的前期 (1864—1868) 主要是反对蒲鲁东主义,同时也批判了英国工联主义和德国拉萨尔主义; 后期 (1869—1876) 主要是反对巴枯宁主义。它先后战胜了上述机会主义流派,提高了各国无产阶级的思想觉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支持了巴黎公社革命,并在组织上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876年7月15日,总委员会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在美国费城通过宣言,宣告解散。列宁说:“它在工人解放的斗争史中是万古长存的。” ☚ 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二国际 ☛ 第一国际First International(1864-187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