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冠fúróngguān❶即“芙蓉冠子”。清周亮工《书影》卷五:“予阅《古今注》,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令三妃九嫔当暑戴芙蓉冠,插五色通草苏朵子。” ❷也称“芙蓉帽”。道教徒的一种道冠。《太平御览》卷六七五:“桐柏山真人王子乔年甚少,整顿非常,建芙蓉冠,著朱衣。”梁陶弘景《真诰·握真辅第一》卷一七:“有一老翁,著绣衣裳,芙蓉冠,挂赤九节杖而立。”明汤显祖《牡丹亭·秘议》:“芙蓉冠帔,短发难簪系。一炉香鸣钟叩齿。”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三:“黑羽飞华裙,建玄山芙蓉冠。”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一》:“芙蓉帽,秃辈不巾帻,然亦有二三种,有毗卢、一盏灯之名。此云芙蓉者,以其状之相似也。” ❸唐代龙池乐舞伎的芙蓉状冠帽。《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帝即位,作《龙池乐》,舞者十有二人,冠芙蓉冠,蹑履,备用雅乐,唯无盘。” |